首页 > 同人 > 何家四合院 > 第091章 探雷器

第091章 探雷器

“嗨,我说老何,你倒是说话啊。”

许富贵又催问道,他是看出来何大清就是故意的,吊他们的胃口,让他们着急。

“嘿嘿,屁的探测器,我看就和小鬼子的探雷器差不多,不过可能真是美国货。”

何大清看他们都着急了,这才不紧不慢开口说道。

“探雷器?”

许富贵不懂技术,所以不明白,可易忠海不同,他是技术工人,虽然说做不来小鬼子那东西,但是大概原理还是能明白,虽然他也说不清楚就是了。

后世的中国人,因为家喻户晓的电影《地雷战》的原因,肯定都知道小鬼子的工兵是怎么探雷、扫雷的。

实际上,《地雷战》这部电影是比较真实的还原了那段历史,特别是鬼子兵扫雷的场景。

只不过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探雷器其实小鬼子才是先驱,在此以前还真没这东西。

电影《地雷战》中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情节,由张汉荫先生扮演的大勇,在第一次看到鬼子工兵挥舞长杆和金属环探雷时,竟然问身边的雷主任:“鬼子的放大镜能照见地雷?”

镜头一转,道路中央的两个日本鬼子相隔一段距离,每人手握一根长杆。

他们缓慢而规律地左右挥动长杆,视线始终跟随杆头上巨大的金属圆环来回移动。

有的时候,这些日本鬼子还会趴在地上,用手抓住杆头,眼睛贴近金属环。

在这些鬼子身后的道路上,布满了小旗和用石灰画成的圆圈。

后面跟上来的小鬼子就会让开这些标识,避免触雷。

鬼子工兵手中的长杆,自然不是什么“放大镜”,而是日军制式的探雷器。

在二战期间,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都采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制造的金属探测器来探测地下的地雷。

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使用金属探测器探测战场遗留的哑弹和地雷。

不过,欧洲的陆军装备探雷器却晚于日本,他们的军队并没有批量装备探雷器。

日本陆军重视工兵探雷器的研发,实际上是受到中国军队的刺激。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中国军队布设的地雷数量不大,但是却给旧日本陆军造成相当大的打击。

例如,在上海作战的中国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曾经利用收集来的白口铁皮油桶,装填炸药,制成地雷和滚雷,专门打击日军的骑兵。

考虑到地雷制造和使用都较为容易,日军判断中国军队在未来的中日战争中必定会大规模使用地雷,尤其会使用大型反坦克地雷打击日军的坦克。因此,日军高层便命令旧日本陆军科学研究所研制更有效的高技术探雷装置。

日本陆军寻求侦测高技术探雷设备,其实就是电磁金属探测器,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感生涡电流。

涡电流又会产生新的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金属产生的电磁场变化被真空电子管捕捉后再经过放大,操作人员的耳机便会出现特殊的噪声。

之前日本民间已经有人使用金属探测器寻找地下的矿藏和水源,因此相关原理和设计对日军科研人员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当时民用金属探测器尺寸和重量都很大,大多要依靠小车推着前进,因此日本陆军要求研究出号称单人可背负,使用的探雷器。

然后,就有了电影里那种,单兵可以使用的探雷器。

虽然日本批量装备了这种在当时属于世界最先进的扫雷装备,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为中国抗日军民采用的地雷战术,并不是正规化的,根本没有什么可供扫除的雷场,而是东一枚西一枚地分散布雷。

到抗战中后期,敌后根据地因地制宜制造大量石雷,这种金属探测器就更没啥作用了。

所以后面的鬼子工兵就开始使用“地雷探知棒”。

地雷探知棒听着玄乎,其实就是一根长木柄前部装上金属探针,士兵使用时躬身将地雷探棒以斜45度插入地面,通过接触找寻地雷。

四九城,被鬼子占领的时间不短,所以许富贵、易忠海等人自然见过他们的工兵,也看到过“放大镜”,知道那玩意儿工作的原理。

“那东西能探测到金条大洋?”

许富贵不相信的问道。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