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我听说东北关外打起来了,还很激烈。”
“你听谁说的?”
龙老太太听到何大清这么问,有些奇怪的问道。
“巷子口老张头,说是王保长私底下说的。
之前在厂子里的时候,也听说关外的情况有些不妙,军队都被堵在那边几座大城里,城外都丢了。”
何大清开口说道,“南面也是,徐州,济南等地好像都吃了一些败仗,所以京城南北交通现在全靠天津卫海路支撑着。
加之昨儿晚上的事儿,不得不让我多想,现在形势真那么不好吗?”
何大清装作很担心的样子问道。
何大清说的王保长,龙老太太当然知道。
保长这一职位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北宋神宗年间,由王安石提出,被称为保甲制度的一部分。
这一制度旨在将全国变成一个类似“大军营”的形式,通过保长来监视和管理百姓的一举一动,确保每个人都在保长的监控之下。
保长的主要工作包括监视管辖范围内的百姓,一旦有人逃跑拒服徭役,保长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随着时代变迁,到了民国时期,保长的职责不仅限于监视,还包括征税和完成征兵工作,特别是解放前夕,主要负责为部队抓壮丁?。
良久,龙老太太才点点头,但并没有细说。
其实,从老太太转移家产,只要稍微思考就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
“老太太,你是怎么打算的,准备去南方还是什么?”
何大清又问道。
如果龙老太太能跟着他孩子跑台岛去,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意味着自已以后什么都不用担心。
如果她不打算离开,那就只能做最坏的打算了。
“大清,你是知道情况的,我也不瞒你,是曾经考虑过离开,但我终究老了,不想离开这里。”
龙老太太环视了屋子一眼,有些悲伤的说道。
龙老太太不打算离开,何大清虽然有小小的失望,但也在他的预料中。
“那老太太以后是什么打算?”
何大清小心翼翼问道。
“没有,就是驻扎这里,活一天算一天,我这么大岁数了,也不想东奔西跑了。
年轻的时候就不想走,何况现在也老了。”
龙老太太开口说道,似乎意识到什么,龙老太太看了何大清一眼,笑道:“以后,怕是还要大清照顾。”
“应该的,当初答应了孩儿他娘的话,我不会忘记。”
何大清开口说道:“既然老太太打算留在四九城,那以后对外就说您是我干娘好了,这样我照顾起来也算名正言顺。
老太太,那地方,还有那些人,为了老太太安全考虑,还是不要再接触了。
当初的事儿,四邻街坊许多人都知道。
只要大少爷不被人认出来,老太太的身份就很安全。
当然,我这么说的意思,那就是真无法挽回,败局已定的情况下。”
说实话,何大清恨不得当初如果没在院子里见到那个人回来,他就屁事儿没有。
可惜没有如果,他遇上了,还带人进了后院见到老太太。
或许那时候老太太因为他多年照顾的关系,也没拿他当外人,就说了来人的身份。
龙老太太听了何大清的话,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龙老太太还没想到要灭口什么的,毕竟现在虽然政府吃了不少败仗,局势很不好,但也没有到那个地步。
小鬼子当初多强大,不还是扛过来了吗?
只是何大清的话,还是提醒了龙老太太。
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全局。
现在的情况,也不得不让龙老太太多思考。
实际上,龙老太太是收到离开京城的意思,不过她不想走。
当初那样的环境,老太太都守在院子里,这个时候就更不会选择离开。
也是因此,龙老太太才把她藏起来东西,这次都给了出去,让儿子带走。
留下来做什么,死了也带不走。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太太也给自已留下了些东西,是保证自已以后生活需要的。
“柱子,雨水,你们快吃菜。”
两人说了这么久,虽然何家兄妹听不懂,但也知道大人在讲大事,都停下筷子保持安静。
这时候龙老太太笑呵呵对着两兄妹说道,并没有直接回答何大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