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的积蓄全部都换成粮食存在空间里,何大清也觉得心安了不少。
至少不用担心法币贬值带来市场上的混乱。
至于为什么都换成面粉而不是大米,主要也是四九城人的喜好。
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吃米饭,但面食依旧是四九城人的最爱,只是图个方便,才换的主食。
当然,这也得是城里有点收入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的。
毕竟是细粮。
绝大部分四九城百姓,其实主食还是棒子面,或者粗细粮搭配,就比如老何家。
穿过南锣鼓巷,拐进胡同的时候,何大清手里已经多了两袋粮食,那是给老太太准备的。
十多斤粮食,要是放在何家,肯定吃不了几天。
可是聋老太太家里就她一人,这十多斤粮食够她吃上一个月的了。
平时都是易忠海媳妇儿帮着老太太买菜,油水足,可不是靠主食管饱。
当然,偶尔老太太也会让何大清帮着做菜。
毕竟,做菜,他是专业的。
手里还有一个大洋,何大清也在盘算是不是拿去买点东西存起来。
趁着现在市面上物资还算充足,只要出钱就能买到。
等过段时间,怕是供应就断了。
进了四合院,何大清提溜着袋子就往后院走。
“爹,你回来了。”
中院,何雨水正和后院老许家的许招娣一起玩儿,看到何大清回来,就跑了过来。
何大清伸手摸摸小雨水的头笑道:“你先和招娣玩儿,爹这买的是后院老太太的粮食,还要给她送过去。”
“哦。”
何雨水点点头,又回去和许招娣玩去了。
何大清穿过月亮门就到了后院,敲敲老太太的房门。
片刻,易忠海媳妇儿吴秀梅就给他开门。
“何师傅。”
“嗯,我给老太太买了粮食。”
何大清把手里粮袋晃了晃,这才进门。
“老太太清闲啊。”
这会儿龙老太太躺在摇椅上,一边轻摇扇子。
“放下吧,对了大清,现在外面什么个情况?”
龙老太太已经知道是他来了,也坐起身子说道。
“老太太是说外面粮价?”
“是啊,今天秀梅说菜市场牛肉和猪肉都涨价了,鸡蛋要涨了。”
“粮价也涨了,还好面粉没变,暂时还是三万,米价已经涨到四万了。”
何大清笑道。
“米价怎么涨这么多?”
龙老太太不解问道。
正常情况,米价和面粉应该差不多价格才对。
“说南北打仗,大米运不进来,要不是之前天津卫运来许多美国面粉,怕是面粉价格也得涨。”
何大清小声说道。
“现在大洋和法币怎么换的?”
龙老太太又问道。
“差不多十五万。”
何大清答道。
“这么说,拿法币换粮食划算点。”
龙老太太皱眉问道。
“现在粮店里都限量,法币一次就只能买三斤。”
何大清之前就算过,说起来貌似他拿十五万法币买的面粉多,可明显粮店都嫌弃那玩意儿。
而且曾老板那里也透露了消息,面粉价格涨价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
虽然不知道原由,但是何大清相信他不会说谎。
“大清,你那里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帮老太太弄点粮食回来?”
龙老太太也是人精,听到这话立马就反应过来。
“老太太要多少?”
何大清问道。
“再准备两个月的粮食吧。”
龙老太太说道。
“好,老太太是打算用大洋还是......”
“大洋,我那儿法币也不多,还要买菜用。”
“行,老太太看什么时候要,我就给你去买回来。”
何大清说道。
吴秀梅在一边听着,也猜到了什么,寻思着回家也要给老易说一声,家里要准备一些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