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猝不及防 > 第四十六章 点将(1)

第四十六章 点将(1)

哗——

细雨绵绵,天阴沉沉的,人世间静了下来,不似以往喧嚣。

雨下的大兴殿透着威严。

“这帮家伙。”

一道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平静。

盘腿坐于罗汉床的楚凌,御览着所持联名奏疏,脸上露出淡淡笑意,“召他们参加御前廷议,以了解与掌握大虞周边诸国实况,好叫他们保持韧性与斗志,为朕,为国朝分忧。”

“他们倒好,朕不过是感慨几句,一个个全都记在心里了,朕给他们的赏赐,何曾又过收回的?”

讲到这里,楚凌的目光,又定在短案上所摆联名奏疏。

楚凌手里拿的是羽林军一系联名奏疏,短案上摆的是勋贵子弟联名奏疏,内容大致相同,要将此前凭功所赐金银、土地悉数进献内帑。

听到这话,楚徽的手一顿,在他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长寿,别告诉朕,你也打算如此吧?”

楚凌似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挑,盯着楚徽开口询问。

“还是皇兄英明,一眼就瞧出臣弟所想了。”

楚徽咧嘴笑了起来,顺势就掏出所写奏疏,“皇兄也知臣弟,对那黄白之物不是看重,就是嘴馋些,可臣弟这张嘴才能吃多少啊,与其把这些浪费了,倒不如拿出来,叫皇兄做些有用的事儿。”

“你啊。”

楚凌指着楚徽,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内帑存银跟先前比起来,的确不是那么充盈了,可对于楚凌而言,要解决种种所需,还是有很多法子的。

别的不提,就说边榷员额竞拍一事,今下该势已被彻底烘托起来,一旦榷关总署开启竞拍,则这笔活银就能用于多处。

楚凌从开始掌权以来,是没有过多干涉国库的,这里的存银开支,是按中枢有司来运转的。

大虞中枢财政收支,楚凌在过去几年了解下,知道其存在不少问题,与其按自己意愿强加改动,继而生出不好的隐患,倒不如叫熟悉的人去慢慢调改。

有天子内帑支配,足以满足楚凌所需了。

当然在这期间,还有楚凌颁旨特设的有司,如宣课司、榷关总署等,其所获一应财源,一没有入国库,二没有进内帑,而是单独存在的,这是楚凌直接颁旨调动的。

楚徽、黄龙他们只是看出楚凌的感慨,却不知在这背后代表着什么,但他们的态度与动作,是让楚凌很满意的。

这钱不要吧,会寒了他们的心。

毕竟人都是想为国分忧。

这是作为弟弟、人臣的一份心意。

可要是收了,叫更多的人怎样看?

楚徽、黄龙他们做的没错,可作为天子麾下得到信赖与倚重的群体,却因为国事就将自家能拿的全拿了,合着到最后还要贴补呗?

楚凌不想形成这种舆情。

他所信赖和倚重的群体,在不违背律法,钻空子等前提下,得以凭借自身能力与做事越过越好,这才能凝聚更多人心。

“这钱,朕收了。”

在沉默了刹那,楚凌将奏疏放下,倚着凭几对楚徽道:“不过朕不白拿,待内廷有司将种种按市值核算清楚,内帑这边会开具对应年份的债券,以皇田作为锚定物,到期内帑会按债券兑付本息。”

“皇兄,臣弟真不需要,臣弟的一切都是您给予的。”楚徽一听这话,虽不知自家皇兄所提内帑债券到底是什么,可还是说道:“眼下……”

“此事就这样定了。”

楚凌摆手打断道:“你们把债券收了,这才是为朕分忧解难,原本朕还想着要以何种形式,把债券一事推下去,现在好了,你们做了这样的事,朕想着定有一些人留意到此事了。”

“内帑债券,是将民间游资集中起来的一种方式,这是以皇田来作为锚定物,不同年份下有不同利息,以非强迫的方式进行认购,此事做好了,对国朝,对底下,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外之战打赢了,这只是个开始,后续还有很多仗要打,还有不少事要做,这看似是以皇田来作为锚定,实则却是以国朝信誉作为锚定,朕需要民间有一批发自肺腑的群体,来坚信大虞能够不断变好变强。”

这不就是放贷嘛。

楚徽心里暗暗道,只不过放贷的群体变多了,而受贷的则成了内帑,这要是受贷的规模多了,今后万一兑付本息不及时,只怕会出别的事情啊。

但也是想到这里,楚徽也猜出一二,自家皇兄就是要以这种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大虞治下的凝聚力。

毕竟底下认购债券的群体多了,这就希望大虞变得更好的增多了,只有大虞好了,他们才能跟着好。

这一切是建立在大虞这一基础上的。

“不聊这些了。”

楚凌撩撩袍袖,看向楚徽道:“内帑债券一事,长寿把话给朕带到,叫他们都老实把债券收好。”

“还有,边榷员额竞拍快开始了,这几日长寿辛苦些,多去几趟榷关总署,看有什么需要做的,多帮衬些,眼下关注此事的不少。”

“臣弟遵旨。”

楚徽立时起身,抬手作揖道:“皇兄放心,臣弟会把这些都做好的。”

“嗯。”

楚凌点点头应道。

对于楚徽,楚凌是很信任的,如今的境遇跟先前不同了,遇事不能表现得急躁,很多不便他出面去做的,是需要有人来顶上的。

大虞睿王楚徽,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陛下,宗宁他们到了。”

李忠低垂着脑袋走进殿,朝御前作揖禀道。

“宣他们进来。”

楚凌语气淡然道。

“皇兄,那臣弟就先告退了。”

楚徽见状,抬手一礼道。

“去吧。”

楚凌点头道:“注意些,别淋雨染了风寒。”

“是。”

楚徽应道。

对于宗宁、昌封、李斌他们的到来,楚徽一点都不奇怪,毕竟此前在御苑内武库,召开那场御前廷议,提及了大虞周边诸国变化,这对在中枢的勋贵及武将,是有不小影响的,这也让楚徽知晓,自家皇兄此前所定涉军改制,必将以一个新趋势推动起来。

至于这一趋势下,会产生什么影响,楚徽不知道。

但对楚徽而言,他却需要做好一件事。

减少跟这些统兵的勋贵、武将的联系,甚至最好的话,是没有任何的联系,一切以公事公办的态度来。

楚徽是清醒的。

他如今所处位置,在大虞是从未有过的,没有在及冠后就藩出去,而是留在中枢,掌握着一定权柄。

有些事,如果他不避嫌的话,是会带来隐患的。

楚徽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无心之举,让自家皇兄好不容易改变的局势,因此就出现什么反复的。

真要是这样,楚徽是无法原谅自己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所处位置不断向上,有些事就会变得身不由己,这不是自己怎样,而是周边的人或事促成的。

没办法。

无论是谁都不能既要又要。

在得到一些,必会舍弃些什么。

这是任何人都要亲身经历的。

“臣等拜见陛下!”

铿锵有力的行礼声,在大兴殿内响起。

楚凌倚着平静,看着眼前一众勋贵子弟,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跟先前比起来,这批被他选中的勋贵子弟都成熟了。

是时候把一些担子,真正交到他们肩膀上了。

先前他们是在御前当值,是被派到南军历练也掌了一定兵力,但是这些吧,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个考验罢了。

真金不怕火炼。

有能力的,就该重用才对。

勋贵,是大虞最为特殊的群体。

尤其是那些世袭罔替的。

他们的命运,是跟大虞紧密相连的。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大虞国祚到了哪一天,真的无法避免的倾覆,那么除了皇族宗藩会遭清算外,勋贵同样会遭清算。

即便在他们之中,有人会选择背叛大虞,可他们想再获原有的特权,那是断无可能的事情。

有哪个新朝,会重用与信赖前朝的人?

“免礼吧。”

楚凌收敛心神,神情自若道。

“臣等叩谢天恩。”

宗宁、昌封、李斌一行纷纷应道。

“知道朕为何再召你们来御前吗?”

楚凌向前探身,看向一行道。

宗宁、昌封、李斌、董衡、孙贲、徐彬、曹京、韩城、上官秀一行听后,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神色。

有不少人想的一样。

陛下该不会是为联名奏疏吧?

他们在御前待的时间不短,对天子脾性怎样,是比多数人都清楚的,也是这样,叫他们生出忐忑之意。

他们怕天子下旨,叫他们将联名奏疏收回。

毕竟这是他们今下唯一能为天子分忧的了。

“在先前,羽林、上林、南军等凭功敕爵的敕爵,晋升的晋升,赏赐的赏赐。”见众人如此,楚凌继续道。

“可以说,在上述诸军各部之中,有不少凭借北伐一役实现了跨越,而你们呢,除了得到大虞将剑,蟒袍等,再没有别的了,朕知在朝野间,有一些人为此在私下讲了什么,说朕是有意在偏袒,你们觉得朕偏袒了吗?”

“陛下,臣等断无此念啊。”

李斌听后,立时上前道:“臣等能得到陛下御赐蟒袍,大虞将剑等,这对臣等而言,就是最为珍贵的,臣等……”

“是啊陛下。”

董衡紧随其后道:“这是谁在嚼舌根,臣要是知道了,必割了他的舌头!!”

“陛下,臣请旨亲查此事!!”

昌封瞪眼道:“他们知道什么,就敢如此大放厥词!!!”

“臣附议!!”

“臣附议!!”

宗宁、孙贲、徐彬一行纷纷作揖应道。

若是在先前,御前这帮勋贵子弟,碰到晋升别人,却不晋升自己,那肯定是有想法的,毕竟谁还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

凭什么别人可以,他们就不行了?

毕竟他们也都参与进来了。

不过在跟着一起北伐,尤其是跟南军精锐,上林军,还有他们彼此竞争的羽林,在经历了种种后,他们的想法变了。

特别是对待黄龙,他们的态度改变最大。

人得到那赏赐,敕爵,晋升,这都是人该得的。

处在那样的境遇下,能保持如此冷静,做出最有利的抉择,谁都说可以,可真到事儿上,差距就出来了。

“一帮跳梁小丑而已,何须我大虞军中新锐如此?”

见李斌、董衡一行如此,楚凌笑着说道:“你们应该把心思与精力,全都放在该放的地方,而不是浪费到这上面。”

“想必你们也都知晓一二,朕对南北两军改制了,先前的那套要调改,对此一批军职也要有所调整。”

“朕先前不对你们晋升,是觉得时机没有成熟,眼下,朕打算叫你们到南北两军任职,担任校尉级中坚!!”

一言激起千层浪。

本义愤填膺的宗宁、昌封、李斌等一行人,在听到此言时皆愣住了,对于南北两军改制,他们是知晓的。

单单是一军的校尉,加起来就有二十位之多。

这还是统兵正职,如此尚未算上副职的。

经过此前北伐一役,他们知道一点,经天子调改的军队,如羽林军,校尉一级已属中层存在,这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当然了。”

在众人思绪万千之际,楚凌继续道:“你们之中有任正职的,有任副职的,另外为激励南北两军上下改制,你们这批任命,会由御前颁布旨意对外公布,此外要在诸职前,带一个试。”

“朕要你们去当狼,一次来刺激与激励上下,要有比你们强的,则你们的军职会被他们取代,要被你们压制着,你们的试会去掉,朕知这样对你们有些不公,所以此事朕不乾纲独断,而是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

宗宁、昌封他们一听这话,你看我我看你,心底深处燃起了斗志,这对他们不公吗?或许有吧,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倒是希望有人来挑战他们,他们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臣等谨遵上谕!!”

为此,他们以实际行动来表明态度,见到此幕,楚凌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才是大虞勋贵子弟该有的风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