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北虏、西川的今变和秘闻,经过武阁主官臧瑜讲明,引起了御前一众勋贵及将校的热议。
为此有不少话题提出,这也引发了对应的探讨。
如西川新贵皇甫昭,其与西川九皇子夏吉,其妹明堂与西川宣政院,宣政院与九皇子的微妙关系,是否能派人在西川境内散布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川夺嫡之风只会愈演愈烈,毕竟夏迁在变老,其皇嗣对于帝位的渴求,已不单是他们自身的事儿了,这更牵扯到所投群体的利益,谁能在夺嫡中脱颖,则代表西川的众多利益掌控在手。
对于提出的种种考虑与想法,武阁秘书郎进行速记与整理,以汇总出一个完整的对西川攻略及谋划。
而在上述种种下,有一个话题是最吸引人的,是大虞冠军侯黄龙所提,即在北虏公主慕容天香获赐封地,西川新贵节制诸军各部,执掌征东军的大势下,两股势力是否会在暗中取得联系,以对大虞有不利之举。
这一话题的提出,让荣国公孙河、平国公韩青、定国公孙斌、成国公张恢等全都参与到讨论之中。
在他们探讨这些话题下,楚凌自始至终没有插话打断,御前诸臣所提这些话题,有不少是楚凌事先就想到的,为此楚凌想看看代表在大虞中枢的这帮武将,一个个的想法到底是怎样的。
还有一层,即楚凌要鼓励这种风气,把聪明才智,想法算计全都用到外族身上,这不比内耗内斗强百倍,千倍?
时间在此等氛围下,一分一秒的流逝。
“啪啪…”
随着拍手声响起,让参与探讨,甚至是辩论的众人停了下来,纷纷看向一处,在这种注视下,楚凌面色平静的说道。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善与敌对一说,有的只是永恒不变的利益,而在利益驱使下,关系是会随之而改变的。”
“而当牵扯到了三国,这种关系就更复杂了,在今下的大势下,仅限于我朝、北虏、西川三国,受损最大的是北虏,有获益的是我朝与西川,但在这片区域下,今后的攻防转换到底怎样变,一方面是要考虑提及的种种设想,但另一方面更考虑自身是否强硬。”
“朕自始至终就相信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都不够硬,不够强,即便有再多好的想法与部署,那终究是差点意思的,所以牵扯到上述种种,特别是涉及在北防线及部署的,要将探讨的种种,以御前的名义颁至在北三大将军府,让勋、保、安三位国公知晓,叫在北一众勋贵将校了解,唯有这样,在北防线的诸军各部方能尽快锤炼出来!”
“与此同时,是在中枢的诸军各部,要尽快适应全新的格局与战局,思想不与时俱进的话,是注定要被淘汰掉的,当初北伐的时候,朕就讲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话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都是适用的,朕与诸卿共勉!”
楚凌的这番话讲出,让聚在御前的一众勋贵将校听后,无不是露出各异神色,心底更是生出众多思绪。
可在这背景下,一些想法在他们心底默契生出。
别的不说,单单是虞都设九门提督,南北两军改制等事,这在最初是有各种想法与意见的。
可是到了如今,这些想法与意见,有不少都消失掉了。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此前在北虏发生的事儿,如果有朝一日真发生在大虞身上,需要强有力的军队顶上,在边陲各处的诸军各部表现的很神勇,敢拼命,可到了中枢这边,却拉不出太多这等军队出来,到时这账该算到谁的头上?
在边军的勋贵、将校、将士对此有想法,这到底该找谁来算?
也是这样,使孙斌、韩青、张恢他们愈发坚定一个想法,不管接下来直面何等困局与挑战,他们都必须要完成各自的职责与使命,以将天子所明旨意贯彻落实,哪怕得罪很多人,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部下,但只要有利于中枢军队改制与精进,这些都是必须要选择承受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而跟孙斌、韩青他们想法不一样的,是黄龙、武梁、熊武、宗宁、昌封、李斌这帮青年派,他们想的是锤炼自身,特别是所属营校,一旦天子要他们出战,社稷需要他们,那他们必须要顶上去才行,而不是像昙花一现般,仅是在一场对外征伐中有了不俗表现,后续却黯落到芸芸之中。
‘这才是皇兄想要的啊。’
一直在观察的楚徽,当看到御前众勋贵、武将的神情变化,这心里生出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做的事儿,皇兄是以外部变幻,来给他们指明一个个方向,不管他们脚下走的路怎样,不管这个过程会经历什么,但只要他们走的方向没错,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亦或是对整个大虞,这都是有益的,可行的。’
也是如此,使得楚徽对自家皇兄更加敬佩。
自家皇兄的心胸是真宽广,能容纳不同的想法,哪怕是彼此诉求不一样,但只要对社稷有利,不触碰底线,就是会得到对应信赖与倚重的。
毕竟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无法让底下的人想法一致,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是这样,那就进行筛选。
能够跟上的,就用。
不能跟上的,就弃。
在这一大背景下,贵为大虞天子的楚凌,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作为底下的臣子,也要做出对应选择。
“继续讲,把南诏的讲明。”
“臣遵旨!”
随着楚凌一声令下,御前廷议继续,武阁众秘书郎、校书郎忙碌起来,一众勋贵及武将压着心头种种,继续聆听武阁准备的。
如果把北虏、西川、南诏、东吁进行排序,让大虞上下进行公投的话,最想灭掉的国度,排在前列的,其实不是北虏与西川,而是南诏与东吁。
前者是外敌。
后者是内患。
跟北虏、西川的仗,是属必须要打的,不打的话,一旦叫北虏及西川突破防线,则战火就烧到大虞境内了。
为此三国在彼此接壤之地打过很多仗。
可南诏跟西川呢?
一个是前朝余孽,不把其彻底征服,大虞的正统性就不完整,哪怕到今下,世人皆认大虞为正统,但认是一方面,做是一方面。
能把南诏给干掉,那带来的变化及影响,将会是翻天覆地的。
而东吁就更不用提了。
这就是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产物,是属于大虞的内政范畴,吁,虞,单单是这国号,就已经很具针对性了。
虽不同字,但却同音。
楚凌如果能将东吁及南诏灭掉,都不用提北虏及西川,其在大虞的威望及权势,都将追比太祖高皇帝!!
这点是毫无争议的。
“在正统四年前后,南诏皇帝生了一场大病。”在一道接一道注视下,臧瑜没有以今下作为切入,更没有提及别的,而是以先前来切入,而切入的还是南诏皇帝,这一上来就引起不少人注意。
“这场大病几乎要夺了南诏皇帝的命,为此南诏朝廷对外颁布众多悬赏,这赏赐是越加越大,可在南诏本国却无一人能救治,直到自南诏之南极海一地,有一方士进献神药,得以使南诏皇帝脱险。”
此言叫楚徽、孙河、韩青、孙斌、张恢、徐恢等一行人无不眉头紧皱,特别是孙斌,其是在大虞南境待过的。
极海,孙斌是知晓些的。
是一片无尽海域。
在这海域之上,有大岛,有海岛,但是生存环境比南诏还要复杂,虽说大虞跟南诏是不死不休的存在,但是对南诏,大虞是很重视的,特别是太祖一朝,这是真想将其给一举灭掉的。
对南诏的国情及国力,孙斌是认可的。
但是极海就不一样了。
南诏皇帝得此重病,南诏上下都束手无策,缘何在极海的一地,就有人能有救治南诏皇帝的药?
‘南诏皇帝得的应是类似疟疾的病重。’而相较于众人所想,此刻的楚凌,却眉头微蹙的思虑,‘唯有这病症,方符合南诏所处环境所致,而极海的方士,所献之药是类似金鸡纳霜的抗疟药。’
由于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历史更没有借鉴一说,经隐龙卫打探传递回的情报,楚凌只能进行对比,以此进行分析与判断。
“也是自那以后,南诏皇帝性情大变,开始信奉方士,追求长生一事。”而在种种思绪下,臧瑜继续道。
这……
只是听到这话,殿内众人露出各异神色,但却没有一人开口讲什么的。
长生,这在此间并不离奇。
只是此事太过离奇,也就使信与不信的都很多。
而当长生与皇权牵扯到一起,这就不是作为人臣能去涉及的了。
“也是从那以后,方士在南诏地位猛抬。”瞧出这些的臧瑜,尽量用最准确的话,来讲明南诏今下实况。
“为了追求长生,南诏皇帝不知赏赐多少方士,为此国库被掏空了,而因为南诏皇帝宠幸方士的缘故,也使南诏中枢及地方变得复杂,截止到今下,在中枢层面,南诏有四股方士力量横行!”
“他们的存在,使得南诏皇室、权贵、重臣之中,有不少与之在暗中保持紧密联系,以此对上欺瞒,对下横征暴敛。”
“而其中变数最大的,当属南诏太子,其本深得南诏皇帝宠爱与信赖,甚至还多次让其监国,但就因为方士横行的缘故,使得南诏皇帝与太子关系持续恶化。”
南诏必有大乱!!
仅是听到这里,楚徽、孙河他们露出各异神色下,心里却默契的想一件事,当朝皇帝与太子关系恶化,这必会动摇国本,这对一朝影响有多大,危害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正统五年底,受灾情的影响,南诏治下出现了叛乱,只是在当时,这叛乱规模是不大的。”
臧瑜继续道:“征南将军府及南境诸道府县,有不少向中枢呈递此事,直到今年初,南诏出现一股叛乱势力,以横扫之势接连击败进剿官军,这使南诏国情发生大变!!”
“这股叛乱势力首领唤作方十三,其为人豪爽,胆识过人,因其抗税的缘故,遭到当地官府拷打虐待,故而其亲族、友朋密谋截狱之举……”
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话到哪儿都适用啊。
听臧瑜讲这些时,楚凌生出唏嘘与感慨,在他御极登基那段岁月,大虞中枢及地方爆发了冲突与危机,若没有他的祖母,还有一众肱股栋梁,只怕大虞早已四分五裂了。
可现在大虞好了,与大虞毗邻的这些国度,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与状况。
有时楚凌就在想啊,这到底算什么?
“等一下,你说南诏太子,被南诏皇帝派出去,进剿叛军了?”在此等态势下,孙斌的声音响起,让楚凌从思绪下回归现实。
“是的。”
在孙斌的注视下,臧瑜点头道:“南诏太子已离京赶赴叛乱最凶险之处……”
这南诏皇帝真是昏聩了!!
孙斌听到这,只觉得不可思议,作为一国储君,不好好待在中枢,却被要求离开中枢,这是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的。
这其中存在的变数太多了。
可这对南诏不算好事,但对大虞而言却是好事啊。
“陛下,针对南诏的变化,应对征南大将军府颁急诏!”也是这样,孙斌站起身,抬手朝天子作揖进谏。
“如果南诏国情有变,则我朝应设法夺取龙虎关,此地对我朝有异常重要之担,一旦此地拿下,我朝对南诏就将占据主动!!”
对于龙虎关,孙斌是有执念的。
孙河听到孙斌讲此言时,脸上的表情变了,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二弟他依旧没有忘记这件事啊,龙虎关,牵扯到一桩秘闻,只是今下知晓的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