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分家

宋河目光看向院中,用手指着院里那头驴,“那个还值十两呢,加起来就是二十两,我们兄弟四个平分,每人五两”。

宋江再也听不下去了,直接站了起来,“够了,老二,你是想分家吗?父母在不分家,你这是不孝”!

宋河又低下头不说话。

屋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刘小草心想,幸好他们的炸鸡店还没开业,否则赚来的钱还得有那个该死的赵氏一份,想想就让人生气。

既然宋河有这个意思要分家,正好合了心意。

刘小草为难的看着那头驴说道:“是啊,既然不分家,那头驴就不能算银子,也没办法给你折合成现银”。

说完还惋惜的摇了摇头。

宋河听完,心中似乎有了主意。

只见宋河一脸决然的站了起来,眼色坚定的看着吴氏,“娘,既然如此,那就分家吧,分了家把属于我的那一份给我,我好把翠花领回来过日子”。

宋江双手紧握成拳,侧头看着宋河,“老二,你可想好了?分了家再想合回来可是不能了”。

“我想好了,你们谁也别劝”!

吴氏痛哭出声,哭的撕心裂肺,“他爹呀,你咋走的那么早啊,留下我一个人,被这个不孝子欺负啊,他爹啊,你把我也带走吧……”

宋河听得有些不耐烦,他还着急接媳妇回家呢,哪有时间听他 娘在这哭。

“行了!娘,这个家我分定了,这都是你们逼我的,如果你们痛痛快快拿个我五两银子,我会分家吗?你也用不着在这跟我演戏”。

吴氏的哭声戛然而止。

胡乱抹了一把眼泪,对宋江说道:“你去村长家,把村长请过来,让他给做个见证”。

宋河听了吴氏的话后,心才稍稍安定下来。

他终于可以分家了。

村长家在村中央的位置,距离宋家不算远,很快就赶了过来。

跟随村长来的,还有路上遇到的看热闹的村民。

刘小草看向院中,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身穿青色长袍,脚下一双黑色布鞋。

头发半白,头顶高高束起一个发髻,用一根布带扎着,被宋江搀扶进来。

猜到这人应该是村长。

此时天已经黑了,屋内的光线昏暗,没有外面亮堂。

于是宋家众人都来到了院子里。

宋氏哽咽着对村长说道:“这么晚了,还劳烦孙大叔跑一趟,我也实在是没了法子,请您老来给做个见证”。

孙村长在来时的路上,已经听宋江说过。

宋江给村长搬了个凳子,扶着村长坐下。

村长知道吴氏心里不好受,孩子要分家,换成谁,谁心里能好受得了。

村长叹了口气,“你们可都想好了?”

宋河恐怕吴氏反悔,抢先说道,“村长爷,我们都想好了,您就别再问了”。

村长皱着眉点点头,“行,那你们就说说吧,这个家要怎么分,我就在这里做人证”。

吴氏按照宋河刚才所言,重复了一遍,又说道:“他们住的那间屋子还给他们住,家里良田总共十二亩,也平分成四份,就这些了”。

村长听完问宋河,“你可同意?”

宋河仔细想了想,好像家里也没啥值钱的东西了,于是点头同意。

村长见都分完了,起身就想走。

刘小草觉得这样分家太过草率,连个文书都没写,空口白牙的,万一有一方反悔怎么办。

赶忙叫住了村长。

“村长爷爷,您等一下”。

村长顺着声音转回身,看向身后的刘小草。

“好有事儿?”

刘小草笑着向前走了两步,说道:“有事,自古以来都讲究个签字画押,所谓口说无凭,我认为还是写个契书,免得出现什么差错”。

孙村长当了二十几年的村长,还是头一回听说分家要签字画押的。

摆了摆手说道:“没那个必要,这么多人看着,都可以作证”。

看热闹的村民也附和着说道:“是啊,谁家分家不是都这样”

“分家写什么契书,我们早些年也分过家,都是这样分的”。

刘小草也不恼,只缓缓的说道:“写契书可太有必要了,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谁也不敢保证自已的记性有多好,写下来手里有了凭证,心里也踏实”。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无非是觉得麻烦,还有就是,他们不识字。

即便让他们写契书,他们也不会写。

刘小草对宋文低语了几句,宋文转身回屋。

刘小草见没人说话,又对宋河说道:“如果没写契书,把 你们分了出去,却不给你银子了,你想找人说理都没处说,是不是?”

宋河觉得非常有道理,有了契书的话,他们把银子交到自已手里,然后再画押。

于是点头说道:“对,写契书,必须写”。

村长听到两房都这样说,便重新坐了回去。

问道:“那这个契书该怎么写?”

这时,宋文捧着两张纸走了出来。

刘小草接过来看了看,和她说的一样,便送到村长面前。

“村长爷爷,请过目”。

围观的村民也纷纷上前,想看看这个分家的契书怎么写。

他们只看到一行行大字写在纸上,才发现,他们根本不识字。

有人打趣道:“我说赵老三,你认字吗还上前凑热闹”。

那个叫赵老三的挠了挠头发,讪笑道:“你不也看了吗,你也不认字”。

于是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

孙村长是识得几个字,所以才当上了村长。

可让他把这些字全部认出来,实在有些费劲。

宋文便把契书的内容对着所有人读了一遍。

村长听完问宋河,“你同意吗?同意就画押吧”。

宋河却长了个心眼儿,“不行,得先把银子给我,我再画押”。

刘小草拿出三两银子,对宋河说道:“每人分得五两银子,你的那份昨日拿去二两,今日再给你三两”。

宋河没好气的夺过银子,“都是一家人,算这么清楚干什么”!

刘小草将两份契书放在手心里,不知从哪掏出一份印泥来,“按手印吧”。

宋河瞪了刘小草一眼,蘸了印泥把拇指印按了上去。

刘小草见两张纸都按了手印,才说道:“从此以后就不是一家人了,你家是你家,少跟我套近乎”。

“你!”宋河将属于他的那份契书塞进怀里,对吴氏道,“娘,我现在就去接翠花回家”。

宋河分了家,怀里揣着分家文书和三两银子,都忘了自已还饿着肚子,直接去了赵家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