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锦书巧妙布局,利用亲戚间的矛盾挑起事端。
只见宴会之上乱成一团,锦书却悄悄退到角落冷眼旁观。她深知这些亲戚们平日里就互相看不顺眼,只要稍加挑拨就能引发纷争。这时,一位位高权重的老夫人站了起来,指着闹事之人呵斥道:“你们这般行径,莫不是要丢尽家族颜面!”闹事者们顿时噤声。然而锦书知道这还不够,她暗中使眼色给丫鬟。丫鬟心领神会,装作不小心将酒水洒在一位得宠姨娘身上。那姨娘尖叫起来,矛头瞬间指向锦书这边。锦书故作惊慌地跪下认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众人纷纷指责锦书不懂规矩,锦书委屈哭诉,细数自己平日所受的委屈,暗指某些人故意针对她。这一番话引起在场一些人的同情,也让原本就复杂的局面更加扑朔迷离。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家主前来,看到一片混乱,眉头紧皱,而锦书则悄悄等待着下一次出手的时机。
家主见此情景,威严地说道:“今日之事到此为止,再如此喧哗,定不轻饶。”众人虽不再言语,但眼神交汇间仍暗藏汹涌。锦书缓缓起身,低着头,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待到家主转身欲走之时,锦书突然开口:“家主明鉴,今日之事并非锦书本意,只是锦书一首以来备受欺凌,方才出此下策,只为求一个公道。”家主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审视着她。锦书趁机递上一份证据,乃是一些亲戚挪用公账陷害她的账目明细。原来锦书早有准备。家主看后脸色阴沉下来,那些被牵扯到的亲戚大惊失色,忙不迭地狡辩。锦书又梨花带雨地诉说着自己如何无辜遭陷害,连日常用度都被克扣。家主听后,当场处置了那些犯错的亲戚,锦书成功扳回一局。她微微抬头,目光扫过那些或惊惶或嫉恨的脸,心中暗自得意,她知道,从此刻起,自己在这宅中的地位己悄然改变,日后的路她将更有底气去走。
此事过后,锦书在府中的日子顺遂了许多。但她也明白,树大招风,必须时刻警惕。一日,锦书在花园赏花,一位婢女匆匆跑来告知,家主传唤。锦书心中疑惑,来到家主书房。家主坐在书桌后,表情严肃,拿出一封匿名信递给锦书。信上说锦书之前的证据乃伪造,意图污蔑他人。锦书心中一惊,表面却镇定自若,称这是有人蓄意报复。家主凝视着她,似在判断真假。锦书灵机一动,提出重新彻查公账。家主应允。经过数日核查,发现公账确实存在漏洞,但却是那些被惩处之人所为。原来是他们贼喊捉贼,妄图拉锦书下水。真相大白后,家主对锦书更为赏识,不仅赏赐诸多珍宝,还允诺日后若有冤屈可首接找他。锦书谢恩而出,路上碰到之前嫉恨她的姨娘。姨娘阴阳怪气地嘲讽,锦书冷笑一声,警告她莫要再兴风作浪,否则下次绝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