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还珠之喜结良缘 > 第十五章 梦前世

第十五章 梦前世

和府书房内,和珅瘫坐在檀木太师椅上,额角青筋随着太阳穴突突首跳。案头摊开的账册上,三十万两白银的数字刺得他双眼生疼,手中的翡翠扳指被攥得发烫,却仍解不了心头郁结。恍惚间,烛火摇曳的光影在墙上扭曲变形,将他拖入一片混沌的梦境。

梦里,紫禁城飘着鹅毛大雪,他被铁链锁着跪在乾清宫冰凉的地砖上。眼前十五阿哥永琰身着龙袍,眼神冰冷如霜:“和珅,欺君罔上、贪墨国库,其罪当诛!念你曾侍奉先帝,赐白绫自裁。”他拼命磕头,鲜血染红了青砖,嘶声喊道:“先帝遗旨!先帝曾赐臣保命诏书!”

诏书展开的刹那,和珅瞳孔骤缩——明黄绸缎上赫然写着“赐全尸”三个朱砂大字。记忆如潮水涌来,乾隆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留你全尸”,竟不是保他性命,而是早早定下了死局!寒鸦的叫声刺破长空,白绫套上脖颈的瞬间,他猛地从噩梦中惊醒,后背早己被冷汗浸透。

“大人!大人!”刘全焦急的呼喊声传来,和珅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声音发颤:“今、今日是什么日子?”“回大人,是十五阿哥生辰。”刘全被掐得生疼,却不敢挣扎。和珅如遭雷击,踉跄着扶住桌案。梦中永琰冷冽的眼神与现实重叠,他忽然想起小燕子说的“青史留名”,想起慈心院匾额上金灿灿的“和大善人”。

“备马!去慈心院!”和珅抓起狐裘冲出门,马蹄声在夜色中敲出凌乱的节奏。慈心院的灯火远远可见,流民们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来。他翻身下马,却在院门口怔住——月光下,小燕子正踮着脚给孩子们分糕点,莫柏站在一旁温柔地替她整理散落的发丝,孩子们围着二人嬉笑,画面温馨得刺目。

“和大人?”小燕子眼尖,捧着一碟桂花糕蹦过来,“这么晚了还来视察善举呀?”和珅盯着她灵动的眼睛,喉咙发紧。若不是这个丫头搅局,他此刻怕是正变本加厉地收敛钱财,离梦里的结局又近一步。

“公主殿下,”和珅突然深深一揖,惊得小燕子后退半步,“本官有个不情之请。”他抬头时目光恳切,“慈心院扩建,还需招募更多流民,采购粮种......不知公主可否与纪大人、莫将军商议,让本官......”他顿了顿,“让本官多出些力。”

小燕子眨着眼睛,突然笑出声:“和大人转性子啦?”她凑近压低声音,“不过丑话说前头,银子可不能掺水,账目得清清楚楚!”和珅忙不迭点头,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原来这看似胡闹的丫头,竟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从万劫不复的深渊边拉了回来。

回宫路上,和珅望着夜空高悬的明月,忽然想起乾隆的恩威并施,想起令妃昔日看他时若有所思的眼神。或许从永琰出生那刻起,他的结局便己注定,只是小燕子这个变数,硬生生撕开了命运的裂缝。

此后数月,京城百姓惊异地发现,“和大善人”不仅按时送来扩建银钱,还亲自监督工程质量。他甚至捐出城西的庄子作流民安置点,连纪晓岚都忍不住在朝堂上赞叹:“和大人此举,真乃大善!”乾隆看着奏折,意味深长地笑了——他这个最宠爱的臣子,终究还是被小燕子这只“野丫头”,逼成了另一条路上的“忠臣”。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