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 第二十七章:残卷重聚

第二十七章:残卷重聚

北京。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韩春明坐在书桌前,仔细检查着手中的资料——秦老提供的台湾联系人名单、程建军留下的胶卷冲印照片,以及他从香港带回来的账本复印件。

三天前的座谈会上,约翰逊被限制离境,马三保也被带走调查,但《溪山雨意图》的真迹仍然下落不明。

韩春明和周晓白决定今天去周家老宅,取出井下铁盒中的左下角残卷。

"老五!"大姐韩春雪在门外喊,"有你的电话!"

韩春明赶紧收起资料,快步走向胡同口的小卖部。

电话那头是周晓白,她的声音压得很低:"秦老今早被临时叫去开会,我们按原计划行动,十点老宅见。"

挂断电话,韩春明回家换了身旧工装,戴上草帽,拎着个帆布包出了门。他故意绕了几条胡同,确认没人跟踪后,才往周家老宅方向走去。

周家老宅所在的胡同比往常安静,几个街坊坐在树荫下乘凉,收音机里播放着《东方红》。

韩春明装作路过的样子,慢慢踱到老宅后墙,趁人不备翻进了院子。

院子里杂草丛生,那口老井依然静静地立在角落。

韩春明刚走到井边,就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周晓白从屋内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麻绳和铁钩。

"我检查过了,院里没人。"她递过工具,"秦老说今天专项小组要搜查马三保的住所,我们得抓紧时间。"

两人合力搬开井口石板,韩春明用铁钩勾住铁盒,小心翼翼地提上来。

盒子表面的锈迹比上次更多了,但密码锁依然完好。

"19481215。"周晓白轻声念出密码。

"咔嗒"一声,锁开了。

周晓白深吸一口气,掀开盒盖——左下角残卷安然躺在防潮油纸上,墨色如新。她轻轻展开画作,手指微微发抖:"爷爷用命保护的东西..."

韩春明从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我从香港带回来的右上角残卷复印件,虽然不如真迹清晰,但能看出构图。"

两人将两份残卷并排放在油布上,虽然中间部分缺失,但山水走势己经能看出大概。右上角的远山与左下角的近景遥相呼应,即使隔了三十年,笔墨气韵依然浑然一体。

"还差中间部分。"周晓白轻叹,"秦老说在台湾..."

"不一定。"韩春明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翻出程建军留下的笔记本,"你看这个。"

那是一页被撕下的笔记,上面潦草地写着:"画中段在苏家阁楼,钥匙在《三国》里。"

"苏家?"周晓白瞪大眼睛,"难道是..."

"苏萌家!"韩春明猛地站起来,"程建军和苏萌走得近,可能把东西藏在那里了!"

这个发现让两人既兴奋又忐忑。苏萌是否知情?阁楼里真会有画的中间部分吗?

"我去看看。"韩春明下定决心,"我和苏萌是发小,找个借口去她家不难。"

周晓白咬了咬嘴唇:"太危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韩春明收起残卷,"你带着这个去找秦老,我去苏家探探路。"

正午时分,韩春明敲响了苏萌家的院门。

开门的是苏萌,她穿着淡蓝色连衣裙,头发扎成两条辫子,看到韩春明时明显愣了一下:"春明?你怎么来了?"

"路过,顺便看看你。"韩春明晃了晃手里的西瓜,"刚从郊区摘的,特别甜。"

苏萌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开了门:"进来吧,正好我一个人在家。"

苏家的院子比韩家宽敞些,种着几株月季,窗台上摆着几盆兰花。韩春明装作随意地打量西周,目光扫过二楼的阁楼窗户——那里拉着厚厚的窗帘,看不清里面。

"听说程建军请假了?"韩春明切着西瓜,故作轻松地问。

苏萌的手顿了一下:"嗯,说是家里有事...你找他?"

"随便问问。"韩春明递给她一块西瓜,"你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

"就那样吧。"苏萌接过西瓜,却没吃,"春明,你那天在座谈会...是故意的吧?"

韩春明心头一紧:"什么?"

"别装了。"苏萌首视他的眼睛,"你和周晓白早就计划好了要揭穿约翰逊和马老,对不对?"

韩春明没有正面回答:"你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苏萌深吸一口气,"建军临走前给了我一封信,说如果他三天内不回来,就让我把阁楼上的一个箱子交给周晓白。"

这个转折让韩春明始料未及。程建军竟然早就安排好了后路?

"我能看看那个箱子吗?"

苏萌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问。跟我来。"

阁楼里堆满了旧家具和杂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灰尘中形成一道光柱。角落里放着一个老式樟木箱,上面挂着一把铜锁。

"钥匙呢?"韩春明问。

"他说在《三国演义》里。"苏萌从书架上取下一套旧书,"我找遍了,没有。"

韩春明接过《三国演义》,仔细翻检。这套书己经很旧了,书脊开裂,内页发黄。当他翻到《赤壁之战》那章时,发现书页被挖空了一个小方槽,里面放着一把铜钥匙!

"建军到底在做什么?"苏萌的声音有些发抖,"他会不会有危险?"

韩春明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小心地打开樟木箱,里面是一个长条形的锦盒,盒盖上用篆书写着"溪山雨意图中段"。

"这是..."

"我不知道。"苏萌摇头,"建军只说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关系到很多人的性命。"

韩春明轻轻打开锦盒——一卷绢布静静地躺在红绸衬里上,正是《溪山雨意图》的中间部分!

三部分残卷,历经三十年,终于在此刻重聚。

傍晚,秦老家中。

三部分残卷被小心翼翼地拼合在特制的灯箱桌上。

即使隔着玻璃,也能感受到黄公望真迹那浑厚华滋的笔墨气韵。秦老戴着白手套,用放大镜一寸寸检查。

"是真迹无疑。"他最终确认,"虽然被分割多年,但保存得很好。"

周晓白长舒一口气:"现在怎么办?"

"专项小组己经控制了马三保和约翰逊的核心党羽。"秦老说,"根据建军提供的线索,这个走私网络涉及两岸三地,追回工作会持续很久。"

他看向韩春明:"多亏了你和建军的勇敢,这批国宝才能重见天日。"

韩春明摇摇头:"程建军呢?有消息吗?"

"暂时没有。"秦老叹息,"但他留下的证据很充分,足以证明他是被迫卷入的。如果他能主动回来..."

"他会回来的。"周晓白突然说,"我相信他。"

窗外,夕阳西沉,将最后一缕金光洒在《溪山雨意图》上。

这幅历经劫波的国宝,终于结束了三十年的流浪,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

韩春明望着画中连绵的山水,仿佛看到了那些为保护它而付出生命与青春的人们——周世安、李明哲、程建军...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守护者。

"事情完结了。"周晓白轻声说。

"是啊。"韩春明点点头,却又摇摇头,"但文物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