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重生:我成了正阳门下韩春明 > 第二十三章:澳门迷局

第二十三章:澳门迷局

澳门内港码头。

夜色如墨,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

韩春明站在一艘破旧渔船的甲板上,望着远处澳门半岛星星点点的灯火,心跳随着海浪起伏不定。

"再等十分钟。"船老大叼着烟,含糊不清地说,"潮水再涨一点,我们就出发。"

韩春明紧了紧身上的防水背包,里面装着赵守义的账本复印件和几张关键照片。

至于《溪山雨意图》残卷,己经通过特殊渠道送往纽约,由陈志远保管。

方婷坚持认为,在局势未明前,国宝留在海外反而更安全。

"第一次走水路?"船老大瞥了眼韩春明苍白的脸色。

"嗯。"

"别紧张,这条线我跑了二十年。"

船老大吐出一口烟圈,"大陆仔来澳门,无非三件事——逃难、发财、寻亲。你是哪种?"

韩春明勉强笑了笑:"探亲。"

船老大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多问。

渔船在夜色中缓缓驶离码头,向着珠海方向前进。韩春明靠在船舷边,脑海中回放着这两天的惊险经历——

从香港半山区撤离后,方婷带他换了三处安全屋,最后伪装成渔工混上这艘船。老裁缝留在香港继续监视约翰逊的动向,而李敏贞则按计划返回美国,准备接应陈志远。

"起雾了。"船老大突然压低声音,"都蹲下!"

浓雾中,远处传来巡逻艇的引擎声。所有人屏息静气,渔船随着海浪轻轻摇晃。韩春明的手心渗出冷汗,账本的照片就缝在他内衣口袋里,万一被查获...

巡逻艇的探照灯扫过海面,最近时距离渔船不过二十米。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急促的哨声从另一个方向传来——是澳门水警发现了什么!

巡逻艇调转方向疾驰而去,船老大长舒一口气:"运气不错,走吧!"

两小时后,渔船在珠海一处偏僻的小海湾靠岸。

"前面那片林子穿过去,有个养鸭场。"船老大指着岸上,"找老王头,就说'阿水介绍',他会安排你去广州。"

韩春明道谢后跳下船,冰凉的海水瞬间没到膝盖。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岸,回头望去,渔船己经消失在浓雾中。

养鸭场比想象中好找——刺鼻的气味在百米外就能闻到。

韩春明敲开木板房的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提着煤油灯打量他。

"阿水介绍。"

老王头眯起眼睛:"大陆仔?"

"北京来的,赶路回家。"

老汉让开门:"进来吧,衣服脱下来烤烤。"

简陋的木板房里,韩春明换上了老王头给的粗布衣裳,湿衣服挂在火塘边烘烤。老王头递给他一碗热姜汤,又往火堆里扔了几块木柴。

"明天一早有车去广州。"老汉用浓重的方言说,"今晚睡草垛,两块钱。"

韩春明掏出五块钱:"再加顿热饭。"

老王头咧嘴笑了,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等着。"

趁着老汉做饭的工夫,韩春明检查了背包。

账本的照片完好无损,但周晓白送的那本《东方陶瓷艺术》被海水浸湿了边角。

他小心地翻开,发现扉页上的字迹己经晕染,但夹在书页中的照片还在——那是周晓白站在未名湖畔的留影,阳光下笑得灿烂。

"吃饭!"

老王头的吆喝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肉粥,配上腌萝卜干,在饥肠辘辘的韩春明眼中胜过任何山珍海味。

"最近从澳门回来的人不少啊。"老汉突然说,"前天也有个北京口音的年轻人,说是来探亲。"

韩春明的手顿了一下:"什么样的人?"

"戴眼镜,说话文绉绉的。"老王头回忆道,"给了十块钱,让我别声张。"

程建军?!韩春明差点脱口而出。按时间推算,程建军确实应该在约翰逊之前抵达大陆,但他来澳门做什么?

"那人去哪了?"

"广州,说是赶飞机回北京。"老王头狐疑地看着他,"你认识?"

"可能是我同事。"韩春明含糊其辞,"他也说探亲?"

老汉嗤笑一声:"探亲?那小子下船时接了个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马老放心,东西己经安排好了'。"

韩春明的心猛地一沉。程建军果然在为马三保办事!但"东西"是什么?是《溪山雨意图》的另一部分,还是别的什么?

第二天天不亮,韩春明就被老王头叫醒。

"车来了,快走!"

一辆满载活禽的卡车停在养鸭场外,驾驶室里己经坐了三个人。韩春明被安排在车厢,和几十只嘎嘎乱叫的鸭子挤在一起。

"忍忍吧,六个小时就到广州。"

老王头拍拍车厢板,"司机老陈是我侄子,到地方会告诉你哪坐机场大巴。"

卡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鸭毛和粪便的气味熏得韩春明头晕目眩。他蜷缩在角落,用围巾捂住口鼻,思绪却异常清晰——

程建军提前回京,还提到"东西己经安排好了",这意味着马三保的计划可能比账本上记载的还要复杂。

而约翰逊即将飞往北京,表面上是参加"捐赠仪式",背地里一定有其他图谋。

最危险的是,现在没人知道韩春明己经回到大陆。这是优势,也是劣势——如果程建军和马三保察觉他在调查...

"吱——"

刺耳的刹车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卡车停在路边,司机老陈跳下来检查轮胎。

"爆胎了!"他朝车厢喊,"都下来帮忙!"

韩春明跟着其他乘客下车,发现右后轮己经完全瘪了。更糟的是,远处尘土飞扬,一辆军绿色吉普车正朝这边驶来。

"边防检查!"老陈脸色大变,"快把介绍信准备好!"

韩春明心头一紧——他没有介绍信!偷渡入境如果被抓到,轻则遣返,重则坐牢。

吉普车在卡车旁停下,两个穿军装的检查员走下来。韩春明悄悄后退,准备趁乱溜进路边的甘蔗地。

"干什么的?"检查员厉声问。

"运、运鸭子的。"老陈赔着笑,"从珠海到广州,有证明..."

检查员查看证件时,韩春明己经退到卡车另一侧。就在他准备逃跑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吉普车里传来:

"同志,我们是北京文化局的,有急事回京!"

程建军?!

韩春明僵在原地,从车底缝隙看到程建军正和检查员握手,递上某种证件。他身边还站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背对着这边,但那身形...

马三保!

韩春明的血液几乎凝固。马老竟然亲自南下接应?什么"东西"值得他冒险离开北京?

"证件没问题,走吧。"检查员挥挥手。

程建军和马三保回到吉普车上,车子扬长而去。韩春明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己经被冷汗浸透。

"喂!那个谁!"检查员突然指向他,"你的介绍信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韩春明的大脑飞速运转,正想编个借口,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

"有逃犯!全体警戒!"

检查员顾不上他了,跳上吉普车疾驰而去。老陈长舒一口气:"算你走运!快上车,趁他们没回来!"

傍晚时分,卡车终于抵达广州郊区的禽类市场。

"机场大巴在那边。"老陈指着远处的公交站,"记住,今天什么都没看见,懂吗?"

韩春明点点头,塞给老陈十块钱:"多谢。"

他买了最近一班飞往北京的机票,距离起飞还有三小时。利用这段时间,他在机场邮局给周晓白发了封加密电报——

"鸭己售,20日到京。勿念。"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意思是"己安全抵达广州,将按计划20日前回京,停止一切联络"。

候机大厅里,韩春明买了份《南方日报》,在角落里仔细阅读。文化版有条不起眼的简讯:

"中美文化交流活动筹备中,美国著名收藏家威廉·约翰逊将于7月15日抵京..."

比账本上记载的提前了五天!约翰逊为什么突然改变行程?

更让韩春明不安的是,报纸中缝还有条更小的公告:

"故宫博物院将于7月20日举行特别捐赠仪式,展出近年回归珍贵文物..."

没有提到捐赠者姓名,也没有具体文物信息。这种刻意的低调,反而更显得可疑。

登机广播响起,韩春明收起报纸。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