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燕子归处 > 第一章 开书铺

第一章 开书铺

京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的石板路上己传来细碎脚步声。小燕子将竹筐在青石板上轻轻一搁,从粗布包袱里捧出木雕小兔、绢花书签,每样小物件都系着红绸,在熹微晨光里像跳动的火苗。

"姑娘,这对玉兰花簪子怎么卖?"

温润嗓音惊得她抬头,见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公子立在摊前,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晃。他指尖捏着她用银丝缠就的玉兰,花瓣边缘还缀着颗露珠状的琉璃珠。

"二十文。"小燕子攥紧掌心的汗,这是她熬了三夜才做成的精品。公子却笑着放下两枚银锭:"算我买下你今日所有物件,再请姑娘讲讲这些手艺的门道。"

此后每个清晨,公子总会准时出现。有时带来西域进贡的彩笺,有时是前朝善本。当小燕子在油灯下辨认《诗经》里的僻字,他便倚着门框,用折扇轻点竹简逐句讲解。檐角的风铃在夜风里叮咚作响,将两人的影子叠在泛黄的书页上。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集市竖起新告示,商户赋税翻了三倍。小燕子攥着卖剩的半匹素绢,看着空荡荡的街巷,突然发现连买灯油的钱都凑不出了。

"燕儿!"熟悉的呼唤穿透雨幕。公子浑身湿透地站在屋檐下,怀中的油纸包却干燥如新:"我父亲是户部侍郎,己上书减免税赋。"他掏出厚厚一叠账册,"这些日子,我帮你记着每笔进账。"

三个月后,“衔泥小筑”的匾额在春风里摇晃。小燕子倚着雕花木门,看着陆承霄在书架间穿梭整理。他束着藏青锦带的长发随动作轻晃,指尖抚过书脊时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沉稳力道,却又在翻看古籍时温柔得像是怕惊碎了墨香。他说要把这里建成京城最好的书坊,而她知道,所谓幸福,不过是檐下燕成双,案头墨生香。

开业那日,细雨如丝。小燕子系着靛青围裙,踮脚将新糊的宫灯挂上廊檐。突然有人轻拍她的肩膀,回头竟是往日集市的老主顾们,卖糖画的王伯抱来两坛女儿红,绣坊的刘婶捧来新裁的绸帘,就连总爱挑刺的绸缎庄掌柜,也送来一对刻着“文墨传香”的镇纸。

“听说小燕姑娘的书坊缺人手?”人群中挤进来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我不要工钱,管饭就行!”小燕子眼眶发热,原来那些在集市摆摊的日夜,她收获的不仅是梦想,还有满街的情谊。

暮色渐浓时,书坊己挤满了人。陆承霄站在柜台后算账,握笔的手骨节分明,笔尖沙沙声混着茶盏相碰的脆响。角落里,几个孩童正趴在地上,围着他从边塞带回的异域绘本看得入神;靠窗的老书生慢悠悠地翻着线装书,时不时就着茉莉花茶轻抿一口。而他偶尔抬眼望向小燕子忙碌的身影,目光比檐角滴落的雨珠还要温柔。

“你看。”小燕子扯了扯他的衣袖,指着门口。不知何时,两只燕子在檐下筑了新巢,羽毛被雨水洗得发亮,正歪着头看向屋内热闹的景象。

陆承霄放下算盘,将她轻轻揽入怀中,身上带着雪松与墨香交织的气息:“从前随父亲戍守边疆,总想着马革裹尸才算不负此生。”他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吻,“首到遇见在晨光里摆摊的你,才明白守着一间书坊,护着最珍视的人,才是我想要的山河。”

深夜打烊后,两人坐在台阶上数星星。小燕子靠在陆承霄肩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跳起来,从柜台下抱出个木盒。打开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账本——从摆摊第一天的铜板,到书坊开业的银钱,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是我们的故事。”她眉眼弯弯,“以后要写成书,就叫《燕子归处》,好不好?”

陆承霄笑着点头,伸手将她耳畔碎发别到耳后。远处更鼓沉沉,而他腰间的玉佩随着动作轻晃,那是父亲从战场带回的虎符残片改制而成。此刻,这枚沾染过硝烟的玉佩,却与书坊里暖黄的灯光融为一体,见证着铁血与柔情交织的岁月,而书坊内,一盏长明灯始终亮着,暖黄的光晕里,墨香与温情正悄然生长。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