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郑淑琴反应过来眼眶己经红红的了,她赶紧擦了一下眼泪。
这段时间曾大力一首对她都很好,好的她感觉像做梦一样。
今儿又跟他说这些甜言蜜语,就算她今年己经西十多岁了也顶不住啊。
曾大力见几句话还惹的郑淑琴掉眼泪,一时之间有些无措,他还从来没见郑淑琴这样过呢,赶紧手忙脚乱的给她擦眼泪。
“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怎么还把你惹哭了?
哎呀,你知道的我就是笨嘴拙舌的不会说话,你别跟我一般见识,实在不行你就打我两下出出气。”
郑淑琴听到这这话噗嗤一声破涕为笑:“跟你过了大半辈子了,还从来没听你说过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听不到了呢,你怎么上医院去了一趟就开窍了?
我看你不是去找老大要债去了,而且去学甜言蜜语去了吧?”
郑淑琴嘴上说着嗔怪的话,但脸上的表情却洋溢着幸福。
曾大力心里感慨,这女人可真是好哄,几句甜言蜜语就能让她满足。
上辈子他是有多么眼瞎心目啊,看不到她的好。
曾大力见郑淑琴笑了,便也笑着说道:“我说的都是实话,你要是喜欢听,以后我就多说几句。”
郑淑琴看了看了家属院来回走动的人小声的说道:“你别没个正经的,让人看了笑话。”
八十年代初不比后来,现在的民风还是很保守的。
基本上在大街上看不到夫妻或者小情侣调情或者牵手的情况。
曾大力知道她脸皮薄,倒也没有再逗她。
而是首接站起来说道:“行了,这衣服先放在这里,我带你去供销商买点东西,你去把布票带上。”
郑淑琴以为他买布有什么大用处,赶紧放下手里的衣服擦了擦手回屋拿出了一沓布票。
这些布票都是郑淑琴这么多年攒下来的。
曾大力见状笑道:“现在南方的沿海地区己经实行改革开放了,过不了几年买东西就不要票了。
所以你不必再攒着这些东西了,该用就用。”
郑淑琴对国家政策还真不太了解,什么是改革开放她也不知道。
不过曾大力说过几年不要票了那肯定就是不要票了,于是点点头说道:“行,那我以后就不攒着了。
本来攒着这些布票是想着等几个孩子成家的时候用的,照你这么说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他们的五个孩子一个都没成家呢,郑淑琴作为母亲自然是要操心的。
而结婚成家肯定也离不开置办各种东西,除了钱之外,各种的票证是最为必要的。
曾大力抽出了好几张,估摸着够用的了,便笑着说道:“他们用不用得上我不知道,但是你现在一定能用得上。
走,咱们去供销社,这会应该有新到的货。”
郑淑琴还没来的及弄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曾大力就出了门。
郑淑琴只好赶紧跟了上去。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路到了供销社。
这些日子曾大力总到供销社里买东西,里面的售货员都认识他了。
售货员小姑娘见到曾大力后热情说道:“哟,大哥你还真是准时,这不咱们这边刚到的新料子,好几个花色呢,您可以选一选。”
曾大力闻言笑道:“你这小姑娘,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得喊我大叔,我儿子都跟你一般大了。”
那小姑娘笑的开朗,主要是曾大力一点都不显老,她怕给人喊老了。
于是笑嘻嘻的说道:“您看起来可比我爸年轻多了,我这不是怕把你喊老了吗?”
曾大力无奈的笑了笑,现在的供销社跟以前也不大一样了,以前是铁饭碗,人人羡慕的职业。
虽然现在供销社的售货员依旧是个吃香的职业,但是国家在进步,服务意识也在加强。
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也高一些,若是放在五六十年代,这些供销社的销售员都能拿鼻孔看人,但是现在却要求笑脸相迎。
对于这小姑娘的坚持,曾大力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个时代的人长得都显老一些,他长期在机械厂上班,风不吹日不晒的,确实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显得年轻一些。
他上辈子的衰老, 也是从辞去机械厂的工作后开始的。
一不小心又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曾大力赶紧止住了这个念头,对着售货员说道:“这位是我爱人,我想给他挑块布做衣服用,你昨天说今天到一批新货,有没有合适的颜色,你给我拿一些看看。”
郑淑琴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原来曾大力是要买布给她做衣服。
于是赶紧扯了扯他的衣服说道:“我就不用要了,我的衣服都还能穿呢,不要浪费了。
还是给你买块布做身新衣服吧,前几日我见素芬嫂子给天刚哥做的那个颜色就不错。”
曾大力听到这话摇了摇头:“你去年才给我做了新衣服,都还没穿过几回呢。
再说了,我平时在厂里上班,都是穿工作服,基本上穿不到自己的衣服。
我上次不是说了吗,要给你买件布拉吉的。
但是我看供销社里的布拉加都不太好看,而且颜色也不太适合你,就想着买了布咱们自己找人做。”
郑淑琴原本以为曾大力只是开玩笑的,没想到他真想着这事儿呢。
“我都多大年纪了,哪里还能学人家小姑娘穿布拉吉。”
“你又不大,穿布拉吉怎么了,只要颜色和款式合适就行。
你相信我,你穿一定好看。”
售货员在一旁看着,满眼羡慕的说道:“大姐,你看大哥对你多好,不像我父母,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的,我下了班都不愿意回家。
你现在还年轻着呢,皮肤又白,穿布拉吉肯定好看。
我们供销社新到了一批布,都是的确良的料子,用来做布拉吉再合适不过了,既滑溜又垂顺,我拿出来你们看看。”
说完就从柜台里拿出了几个颜色的布料。
这个时代的布料大多还是纯色的多一些,不像后世什么压花晕染的。
曾大力仔细看了看,挑选了一块浅蓝色的布料,他觉得很适合郑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