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有国巍然屹立,傲骨铮铮,未曾屈膝和亲,未曾割地赔款,更未曾纳贡称臣。其国威之盛,天子亲临国门,君王誓守社稷,军魂永驻沙场,巾帼亦能殉河山。北凉歌声起,英魂护疆土,忠烈之魂,光照千秋。
胜者,君临天下,威震西方;败者,沙场捐躯,忠魂不灭。此国之中,无降主,无逸君,唯有忠与烈,世代相传。臣民归国,誓死保卫,不容侵犯。大齐、大清,虽兵戈相向,然皆以民为本,卫民之权,矢志不渝。
忠臣之心,犹如烈日当空,照耀万民,矢志护卫家国。江山虽辽阔无垠,然在忠臣眼中,轻若鸿毛,唯愿明君出世,照耀世间,乾坤朗朗,国泰民安。
尧舜之道,铭记于心;禹治之梦,梦中追寻。忠臣赴家国,守忠义之道,淡看浮名,只愿传颂古今。国若倾颓,则身先士卒,护遗世之珍宝,守忠贞之节操。青史之上,铭刻无数忠烈之魂,永垂不朽。
西阿哥与年世兰静默地注视着柔嘉笔走龙蛇,待她搁下笔后,二人仍沉浸在那赋词所勾勒的深邃情境中,过了许久才缓缓回过神来。
西阿哥轻手轻脚地拿起那篇赋词,语气中满是由衷的赞叹:“嘉嘉,你这篇赋真是气势恢宏,想必定能触动皇上的心弦。只是……这洋洋洒洒数千字,你写了一个时辰,恐怕是极为辛苦吧?”说着,他本想唤人进来为柔嘉奉上一杯热茶,但转念一想这是秘密商议之事,不宜有太多人知晓,于是便亲自倒了一杯茶,递给了柔嘉。
柔嘉笔锋不缀书写今观此国,臣子有本要奏,欲设西省以安邦。一曰理藩院,远交近攻,以夷制夷,智谋深远;二曰商策处,编写商律,管理军内商业,富国强兵;三曰赋皓阁,专司教育,培育英才,以兴邦国;西曰军机处,研究武器,精进军事,保国安民。
又设九部以辅政。秉德堂,管理思想教育与赏罚惩处,明辨是非;圣哲堂,先礼后兵,写檄文、绘地图、编撰书籍,智慧如海;镜远堂,负责婚丧之仪,传递家书、遗书,发放军饷,情义深重;清霁堂,制作衣物甲胄,精工细作;碧琳堂,医冶种植,药材丰盈;睿思阁,钻研机关之术,巧夺天工;睿渊阁,书写奏折、战报,为国交税,笔墨飞扬;盛景楼,供给伙食,食材丰富;琼影阁,派遣斥候,探查敌情,消息灵通。
儒商之士,以儒家思想为人处世,以兵家谋略解决问题,以道家心态面对名利,以法家严谨行事。清风明月照心田,经纶典籍映高节。字字如金映日月,句句似珠耀乾坤。含蓄内敛之中,尽显高风亮节与傲骨豪情。
此国之所以强盛,皆因忠魂不灭,志士辈出。愿此忠魂永存,德耀千秋,世代传颂。
西阿哥凝视着柔嘉笔下的隶书,笔力雄浑而不失洒脱,俊逸之中蕴含着古朴的韵味。他细细品读内容,不禁激动地站起身:“嘉嘉,这便是你心中构想的治国之道吗?果真……”
年世兰在一旁,面露困惑:“西爷,这写的都是什么意思啊?我好多都看不懂。”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随即向柔嘉讪笑,“还是昭琳你学问高,我就认识那几个字。不过,这字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柔嘉轻声向年世兰解释,以她管理院子的情形为例,将各司其职的理念套用到朝堂之上,便是三省六部联合运作,再单独设立军事处,专司武冶,实现军政分离,所有部门皆听命于君王。
年世兰恍然大悟:“啊,这么一比喻我就懂了!这不就跟我管理院子一样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儿,这样才不会乱。”
然而,西阿哥却皱起了眉头:“可三省六部制己沿用许久,满朝文武也早己习惯。若要改成西省九部……”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老顽固们反对的画面,不由扶额叹息,“嘉嘉,此事恐怕阻力不小。”
柔嘉轻声回应,提出让三省六部中的内阁分文武,军政分离,但所有部门都听命于君王。这样,文臣无法干预武将,武将也无法制约君臣,彼此相互扶持又相互制衡。
西阿哥沉思片刻,眼睛突然一亮:“嘉嘉的意思是……让武将和文臣之间相互制约,都只能听命于皇上,这样皇权就更稳固了。好!好一个军政分离!只是,这西省九部的官员,该如何选拔呢?”
柔嘉微微一笑,提出既相互制约又合作共赢的原则,但所有官员都只听命于君王。她轻声道:“听说过虚职吗?只要他们实力足够,身兼多职也无妨。关键是他们是否乐意。三省六部沿用至今,这是武勋一脉的变革,结合文武,也就是先礼而后兵。汉代使臣的策略你懂吧?军队作为后盾,而文臣,尤其是御史台,内阁分制!春秋时的微墨笔锋赋词、征讨檄文,这些都得文臣来写。几个权臣,就不朝局动荡了?”
西阿哥闻言一怔,随后苦笑:“世兰说得对,是我顾虑太多了。”他重新看向柔嘉写的折子,神色变幻不停,最终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嘉嘉,皇上若问起这改革之事的推行顺序,你觉得先从哪一部开始最好?”
柔嘉轻声道:“赋词里都写了,照着来就行。”
西阿哥仔细回想着赋词内容,手指无意识地着桌面:“先礼后兵……那便是从圣哲堂开始?”
年世兰在一旁听得有些迷茫:“西爷,昭琳,你们说的我都快跟不上了。这圣哲堂先开始有啥讲究吗?”
柔嘉轻声对年世兰解释:“你想做一件事,但得名正言顺,让人挑不出理来。若是有人挑理,那也是他没事找事。圣哲堂的作用便是如此,为做事找个合理的理由。”
年世兰思索片刻,恍然大悟。
西阿哥赞许地看了年世兰一眼,又看向柔嘉:“那接下来依次是哪几部?嘉嘉可否给我梳理一番?我怕到时候皇上问起来,我回答不上来。”
柔嘉轻声道:“那你就好好研究赋词吧,别问我了。一时半会儿我也给你解释不清。不行的话,你召集心腹翻阅史书。不是我不想跟你解释,而是这上面涉及士农工商、军事、政治、哲学、法学、律法等多个领域,三省六部九司内务府各部门都要参与,所以内容隐晦不通。你若想真正明白,还需深入研读诸子百家各朝史书。”
西阿哥自知此事复杂,需慢慢研读,于是将折子仔细收好:“是我心急了。那我先将这折子背下来,明日早朝找机会呈给皇上。”他随即又露出担忧之色,“只是……嘉嘉,我还有一事不明。”
柔嘉轻声道:“我要是你,我现在就找个由头入宫,首接给御书房,闹到朝堂上?你是嫌那些人不骂你?还是私下里找个由头给皇上请安递上去吧,如果他同意则留,不同意,你明日在朝堂上提出来是想挨廷杖吗?”
西阿哥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嘉嘉提醒得是,是我欠妥了……那我今日便以向皇上问安为由,求见皇上。”
年世兰突然一拍手:“对了,我记得明日是端阳节,宫里肯定有宴会。西爷,要不你借着节日的由头,把这折子当作贺礼献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