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果香与烟火气中缓缓流淌。每逢清晨,农庄的篱笆上便缀满露珠,赛娅总在这时挎着弯刀去后山巡查,归来时鹿皮袋里除了新鲜草药,还常藏着几颗野草莓。囡囡学会辨认二十几种山货后,便成了采果小能手,常在竹林间蹦跳着收集松果,把草编小筐塞得满满当当。
这日午后,小燕子正教囡囡熬制桂花酱,忽见官道上扬起一阵尘土。赛娅手搭凉棚远眺,藏刀上的银饰随着动作轻晃:“是福尔泰那家伙!这次又带了什么稀奇玩意儿?”话音未落,己翻身跨上院中的黑马,马蹄声哒哒地朝着路口奔去。
福尔泰的马车停稳时,车厢里搬出的却不是江南绸缎,而是几大箱活字印刷的农书。“皇上见你们把农庄打理得有声有色,特意命人刊印了这些。”他擦着额头的汗,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还有你最爱吃的苏式月饼,这次加了双倍的松子。”
赛娅抢过月饼咬了一大口,酥皮簌簌落在藏袍上:“算你有心。不过光带书可不够,明日随我上山采野核桃,囡囡说要做琥珀桃仁!”她伸手将福尔泰往厨房拽,铜铃声响惊得灶台上的花猫一跃而起。
暮色西合时,农庄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笼。乾隆微服到访的消息是在晚饭时传来的,老道长骑着毛驴送来加急信件,墨迹还带着潮气。小燕子望着信纸上熟悉的字迹,指尖不自觉着当年那半块玉佩——自从认回吐蕃血脉,皇阿玛反倒来得更勤了,上次来时还跟着囡囡学编了个歪歪扭扭的草蚂蚱。
“把最好的果脯和山货都备上。”小燕子吩咐金锁搬出新酿的杨梅酒,“再把囡囡晒的桂花茶装上两罐,皇阿玛就好这口。”她话音未落,院外己传来马蹄声,囡囡举着竹蜻蜓冲出去,奶声奶气的“皇爷爷”响彻山谷。
乾隆跨下马车,目光扫过爬满南瓜藤的篱笆、晾晒在竹竿上的梅干菜,最后落在小燕子亲手绘制的“白云农庄”木牌上。“倒是比朕的御花园热闹。”他弯腰抱起扑进怀里的囡囡,鬓角的白发被山风轻轻吹动,“听说你们要办山货节?朕明日派些御厨来,让京城的百姓也尝尝山野美味。”
山货节那日,农庄被装点得格外喜庆。赛娅和福尔泰支起烤架,教孩子们制作牦牛肉干;小燕子带着村民展示秘制果脯的制作工艺,案板上的山楂红得透亮,引得游客们争相购买。囡囡戴着虎头帽,守在桂花酱摊位前,奶声奶气地吆喝:“皇爷爷说这是天下第一香!”
人群中突然传来熟悉的笑声,紫薇带着学堂的女学生们挤了进来。她褪去宫装,一身月白襦裙更显素雅,手中捧着的,是学生们手抄的《山居食谱》。“听说这里缺记账先生?”她将账本递给小燕子,目光扫过热闹的集市,“倒比我想象中还要鲜活。”
夜幕降临时,篝火堆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赛娅和福尔泰跳着吐蕃的锅庄舞,铜铃与玉佩的声响交织成曲;囡囡靠在乾隆肩头,听老道长讲山里的传说;小燕子望着漫天星辰,任由永琪将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山风掠过农庄,带着果脯的香甜、炒货的焦香,还有桂花茶的清冽,将这平凡又珍贵的日子,酿成了岁月里最醇厚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