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小燕子被娇养 > 第二十三章 写密信

第二十三章 写密信

暮色浸透坤宁宫的朱红宫墙时,皇后正对着铜镜卸去钗环。鎏金烛台映得镜中人眉眼疲惫,鬓角新添的白发在烛光下泛着冷意。容嬷嬷捧着珐琅彩盒走近,忽然瞥见宫门外小太监鬼鬼祟祟递来一封信笺。

"娘娘,是和府送来的密信。"容嬷嬷展开素绢,熟悉的歪歪扭扭字迹跃入眼帘,"这口吻...莫不是小燕子?"

皇后指尖一颤,胭脂盒"啪嗒"落在妆奁上。信中写道:"皇额娘!您在坤宁宫守着这西方天地多久啦?不如把皇阿玛踹下来,自己做女皇!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您家!咱们女人当家,保准比那些臭男人强百倍!附上等您登基时,我让会宾楼摆万桌流水席的承诺!——您最机灵的小燕子叩上"

"荒唐!"皇后猛地将信拍在案头,却掩不住唇角不受控的笑意。容嬷嬷凑上前瞅了瞅,也忍不住噗嗤笑出声:"这丫头,胆大包天得没边了!竟撺掇娘娘..."

"住口!"皇后佯装发怒,却轻轻着信笺边缘。记忆翻涌如潮,初遇时那个翻墙摔进御花园的野丫头,如今竟能搅动朝堂风云。她望着镜中自己端庄的面容,忽然想起昨夜请安时,乾隆对着奏折长吁短叹的模样——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在女儿们的反击下,竟显出几分疲态。

"娘娘,您说...格格这话,当真是玩笑?"容嬷嬷压低声音。坤宁宫外传来更夫梆子声,一下又一下,敲得人心发颤。

皇后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漫天星子沉默良久。自孝庄太后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成就大清基业后,后宫女子再未踏足权力核心。可如今,小燕子搅弄商海,紫薇在科尔沁站稳脚跟,就连出身市井的金锁,也成了富甲一方的东家娘子。

"备笔墨。"皇后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容嬷嬷从未听过的锐利。她铺展宣纸,朱笔悬在半空许久,终是写下:"休得胡言,速速收敛锋芒。"可墨迹未干,她又抓起另一张纸,龙飞凤舞添上一句:"若有万全之策,可来坤宁宫一叙。"

三日后深夜,和府后门悄然打开。小燕子裹着黑色斗篷闪入马车,怀中揣着的不仅是给皇后的新信,还有厚厚一沓密报——从军机处的人事调动,到八旗贵族对乾隆日渐不满的传言。马车驶过寂静的街巷,车轮碾过青砖的声响,惊起了沉睡的野猫。

坤宁宫内,皇后屏退众人,只留容嬷嬷守在门外。小燕子揭开斗篷,眼睛亮得惊人:"皇额娘,您知道吗?孝庄太后当年扶持康熙爷亲政时,也遭尽非议!"她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图纸,"这是紫薇偷偷画的,科尔沁部正在训练女兵,她们的骑兵阵型比八旗还精妙!"

皇后盯着图纸,指尖微微发凉。烛光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恍惚间竟像是两只蓄势待发的凤凰。"你当真觉得...女子可为帝?"她的声音轻得像是怕惊醒什么。

"为什么不能?"小燕子突然抓住皇后的手,"孝庄太后临朝称制,助大清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皇额娘您熟读史书,治后宫井井有条,若掌朝政..."她压低声音,"如今皇阿玛被钱粮和战事拖得焦头烂额,朝中大臣人心浮动,正是良机!"

殿外突然传来夜枭啼叫,惊得梁间风铃叮咚作响。皇后抽回手,转身望着祖宗画像。先帝们的目光仿佛穿透时空,落在她身上。良久,她缓缓开口:"此事容后再议。你先回去,万事小心。"

小燕子离去后,皇后独坐至天明。晨光刺破薄雾时,她展开奏折,朱笔悬在"西北战事"西字上。一滴墨悄然坠落,在宣纸上晕染成一片浓重的阴影,恰似这场即将席卷紫禁城的风暴,正从一封带着戏谑口吻的密信开始,悄然酝酿。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