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固伦摄政昭宁长公主 > 第六章 认祖归宗

第六章 认祖归宗

乾清宫内,乾隆的笑声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寒鸦。他大步上前,双手颤抖着将永琪与小燕子从地上扶起,目光在儿女身上来回逡巡,仿佛要把这些年错过的时光都看回来。"吴书来!"他突然高声唤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立刻传朕旨意:三日后举行祭天游行,朕要昭告天下——爱新觉罗氏终于寻回了失散多年的血脉!"

总管太监吴书来应声而入,手中拂尘都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偷眼望向殿内相拥的三人,心中暗叹这场皇家秘辛终于尘埃落定。"奴才遵旨!"他尖着嗓子应道,"那格格的封号......"

"小燕子生性灵动,恰似展翅欲飞的燕儿。"乾隆抬手轻轻擦去小燕子脸颊的泪痕,眼底满是慈爱,"从今日起,你便是爱新觉罗·昭宁——昭,昭示天下;宁,安宁永享。这是皇阿玛给你的祝福。"他顿了顿,神色转为郑重,"至于'还珠'二字,到底是民间说法,朕要册封你为固伦·昭宁公主!唯有如此,才配得上你的身份。"

小燕子浑身一震,固伦公主的封号,向来只有皇后嫡出之女才能获得。她下意识望向永琪,却见兄长含笑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谢皇阿玛!"她屈膝行礼,发间新换的东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折射出璀璨光芒。

乾隆的目光又转向永琪,看着儿子身上斑驳的伤痕,心中一阵刺痛。"永琪,这些年你暗中寻妹、护妹,虽行事莽撞,却也是一片赤诚。"他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待昭宁的册封礼结束,朕便为你举办庆功宴,也该给你寻一门好亲事了。"

永琪脸颊微红,偷瞄了眼躲在太后身后的晴儿,低声道:"儿臣......儿臣己有心仪之人。"

太后闻言,慈祥地笑了:"哀家早就看出来了。晴儿这孩子,聪慧娴静,与你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众人正说着,乾隆的神色突然转为肃穆:"昭宁,你母妃杜雪吟一生坎坷,为护你平安,不得不远走他乡。如今你既己认祖归宗,朕自当给她一个名分。"他望向南方,眼神中满是追忆,"传朕旨意,将雪吟的坟墓迁至皇陵,追封她为雪皇贵妃,享皇家香火!"

三日后,京城万人空巷。金顶黄罗伞盖下,乾隆端坐龙辇,两侧是骑着高头大马的永琪与昭宁。昭宁身着华丽的公主吉服,金线绣就的凤凰在霞帔上栩栩如生,引得百姓纷纷跪地叩拜。"固伦公主千岁千千岁!"山呼海啸般的喊声中,她握紧缰绳,眼中泛起泪光——这一刻,她不再是街头被人追打的"小燕子",而是大清尊贵的公主。

祭天仪式上,礼部官员宣读册封诏书的声音响彻云霄。昭宁跪在天坛的青石板上,望着漫天霞光,恍惚间仿佛看到母亲温柔的笑脸。而在人群中,她一眼就望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书生模样的永琪,此刻正褪去了伪装,身着皇子朝服,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册封礼结束后,乾隆在太和殿大摆宴席,满朝文武纷纷献上贺礼。昭宁端起酒杯,走向永琪:"哥,谢谢你这些年的守护。"

永琪笑着接过酒杯:"傻丫头,你我本就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以后在这宫里,有哥罩着你!"

两人相视而笑,却没注意到一旁的乾隆正红着眼眶,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举杯遥敬天际,喃喃道:"雪吟,你看到了吗?咱们的孩子,终于团聚了......"

夜幕降临,紫禁城灯火辉煌。昭宁站在永和宫的庭院里,望着漫天星辰。她知道,这看似圆满的结局,不过是新的开始。深宫里的波谲云诡、朝堂上的明争暗斗,都在等着她去面对。但此刻,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了家人,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而那个关于书生与小燕子的故事,也将永远留在京城百姓的茶余饭后,成为一段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