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404号收容所:我在都市写规则 > 第120章 畸变体消散与《滕王阁序》的“烙印”

第120章 畸变体消散与《滕王阁序》的“烙印”

“认知屏障”的能量网如同一个沉默的巨兽,静静地匍匐在东海市的上空。它成功地隔绝了“外神”的意志,压制了“阿卡姆之塔”的显现,也将那即将重新凝聚的“空间畸变体”残余能量彻底驱散。一场足以将整座城市拖入万劫不复深渊的灾难,似乎就这样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然而,对于林雾和秦瑟而言,这种“胜利”却带着一丝苦涩和不安。

“认知屏障”所带来的“认知修正”效应,如同温柔但却不容抗拒的潮水,持续不断地冲刷着他们的记忆。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那些匪夷所思的诡异现象,那些关乎“外神”和“阿卡姆之塔”的禁忌信息,都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变得模糊、失真,甚至被某种更加“合乎常理”的解释所取代。

林雾努力地想要抓住那些正在消散的记忆片段,但越是努力,那些片段就溜走得越快。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是否只是一场光怪陆离的噩梦。

只有胸前青铜铃残留的余温,以及《诡物收容手册》中那些虽然变得有些残缺不全,但依旧存在的记录条目,在无声地证明着,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我们赢了吗?”石磊晃了晃依旧有些昏沉的脑袋,茫然地看着周围逐渐恢复平静的景象。他能感觉到,那股令人窒息的恐怖威压己经消失了,但他的记忆中,却出现了一些断层,仿佛有一部分重要的经历被强行抹去了一般。

其他幸存的管理局成员,也大多露出了类似的困惑表情。他们记得自己参与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记得城市遭遇了某种严重的灾难,但具体的细节,却像是隔着一层浓雾,怎么也看不真切。

只有秦瑟,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意志力和某些特殊的精神防护手段,勉强保留了相对完整的记忆。但她的脸色却异常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疲惫和一丝难以掩饰的悲哀。

她知道,这就是“认知屏障”的代价。为了维护所谓的“现实稳定”和“社会秩序”,一部分“真相”必须被掩盖,一部分“记忆”必须被修正。这是一种残酷的“必要之恶”,但每一次经历,都像是在她的信仰上划下了一道伤痕。

就在这时,天空中那层无形的“认知屏障”能量网,光芒开始缓缓减弱,最终如同潮水般退去,消散得无影无踪。

随着屏障的关闭,城市上空那股冰冷而绝对的“秩序”气息也随之消失。阳光重新穿透云层,洒向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

扭曲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经历了《滕王阁序》的“和谐”洗礼和“认知屏障”的“强制修正”后,大部分建筑己经恢复了原状,只是依旧残留着一些战斗的痕迹和无法完全抹平的空间褶皱。

而之前那座由环球金融中心扭曲而成的“阿卡姆之塔”,也己经变回了它原本的摩天大楼形态,只是塔身的光泽似乎比以前黯淡了一些,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病。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管理局的后续支援部队和工程抢险队伍,如同潮水般涌入陆家嘴区域,开始进行清场、搜救、以及“信息管控”。

很快,官方媒体便发布了关于此次事件的“权威解释”:由于罕见的地质活动引发了局部强磁场异常,导致城市部分区域出现大规模通讯中断、建筑物结构受损以及市民集体性幻觉现象。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险情己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对于那些亲身经历了空间折叠和“外神低语”的人们,他们的记忆在“认知屏障”的作用下,也大多被“修正”成了符合官方解释的版本。他们或许会记得当时经历过一些混乱和恐慌,但具体的细节,以及那些超出常理的恐怖景象,都己经被深埋或替换。

只有林雾、秦瑟等少数核心参与者,以及那些意志力特别强大或拥有特殊能力的人,才能在“认知屏障”的“清洗”下,保留下相对真实的记忆碎片。

“这就是管理局处理此类事件的常规流程吗?”林雾看着那些在废墟中忙碌的“善后”人员,以及新闻中那些冠冕堂皇的“官方解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是的。”秦瑟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生活在一个‘无知’但却‘安全’的世界里,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有些真相,太过沉重和残酷,一旦揭开,只会带来更大的恐慌和混乱。”

林雾沉默了。他无法反驳秦瑟的话,但也无法完全认同这种做法。

他想起了“认知过滤器”将护士獠牙幻化为口罩的细思极恐,想起了日历永远停在4月4日的精神病院,想起了那些被篡改记忆的患者……

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真实”,被隐藏在“安全”和“秩序”的面纱之下?

就在这时,林雾突然感觉到,一股温和而熟悉的气息,从不远处传来。

他循着气息望去,只见在之前《滕王阁序》“意境显化”最为强烈的区域——那片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画卷所覆盖的广场上,一些奇异的景象正在发生。

那些原本因为空间扭曲而破碎的地面砖块,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隐隐浮现出一些淡金色的、如同水墨般的纹路!

仔细看去,那些纹路赫然是《滕王阁序》中的某些诗句片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诗句如同被无形的刻刀烙印在了地面之上,散发着一种温和而悠远的光芒,充满了“和谐”与“秩序”的美感。

更神奇的是,当微风吹过,那些烙印着诗句的地面,竟然会发出一阵阵若有若无的、如同有人在低声吟诵般的轻响!

“这是”林雾和秦瑟都惊呆了。

“是《滕王阁序》的‘烙印’”秦瑟喃喃道,她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它不仅仅解决了危机,更在这片被污染和扭曲的空间中,留下了属于它自己的、积极而美好的‘印记’!”

这是一种超越了物理法则的“文化现象”!一篇千古名篇,在特定的条件下,竟然真的能够将自身的“意境”和“精神”,具象化地残留在现实世界之中!

林雾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地面上那些散发着微光的诗句。一股温暖而祥和的能量,从指尖传来,瞬间驱散了他心中因为“认知屏障”而产生的阴霾和不安。

他能感觉到,这些“诗文烙印”所散发出的能量,与“认知屏寨”那种冰冷而霸道的“秩序”截然不同。它是一种更加包容、更加灵动、也更加充满“人文关怀”的“秩序”。

它不会强行抹去你的记忆,也不会粗暴地修正你的认知,它只是静静地存在于那里,用它自身的美好与和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

“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屏障’。”林雾若有所思地说道。

一种由文化、由智慧、由人类自身的美好情感所构建起来的“屏障”,一种能够对抗混乱与疯狂,但又不会扼杀真实与自由的“屏障”。

就在这时,林雾胸前的青铜铃再次微微震动起来。它似乎对地面上这些《滕王阁序》的“烙印”产生了某种共鸣。

《诡物收容手册》的虚拟屏幕也自动亮起,上面出现了一行新的记录:

【特殊现象记录:《滕王阁序》空间烙印】

【现象描述:在经历高强度空间扭曲和“高概念文化载体”干预后,现实空间中残留的、蕴含特定文化意境的能量印记。】

【特性分析:1. 具有微弱的空间稳定和认知抚慰效果;2. 能够对特定频率的诡异能量产生排斥或中和作用;3. 其存在本身,即是对“人文秩序”的一种彰显和守护。】

【收容建议:无需收容。建议保护并研究其形成机制,探索其在对抗认知污染和空间异常事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看着手册上的记录,林雾的心中豁然开朗。

他知道,这次陆家嘴空间折叠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它所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却远未结束。

“认知屏障”的出现,让他第一次首面了管理局这个庞大组织在维护“现实稳定”时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和可能付出的沉重代价。

而《滕王阁序》“空间烙印”的出现,则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加温和、更加充满智慧、也更加符合“人性”的对抗诡异的方式。

他未来的道路,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了一些。

他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任务的“收容者”,更应该成为一个主动探索和发掘这些“文化力量”的“传承者”和“应用者”。

而他手中的青铜铃,以及那本不断进化的《诡物收容手册》,或许就是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就在林雾思绪万千之际,他的通讯器突然响了起来。

是雷厉处长的声音,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

“林雾顾问,秦瑟组长,请立刻到临时指挥部来一趟。关于这次事件的后续处理,以及……那份‘哭泣的地图’,我们需要和你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林雾和秦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他们知道,陆家嘴的喧嚣虽然暂时平息,但新的谜团和挑战,己经悄然降临。

那份神秘的“哭泣的地图”,在事件结束后,上面的“泪痕”虽然减少了许多,但并未完全消失。反而,在地图的边缘,一些新的、微弱的“哭泣点”,正在缓缓浮现,指向了城市周边一个看似普通的工业园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