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都城北郊的灵溪山庄内,春末夏初的夜色潮湿温柔,月光从竹影缝隙泻下,淡淡的光幕在石径与枯水池面上流转。一处以青石与灵竹围合的小斋里,却弥漫着极为少见的饭香与草药清香交织的气息,让人分不清是正统的药修秘术,还是烹饪匠人的日常烟火。
林若清站在案前,袖口微卷,手中正将一撮刚采下的青纹云草抖散在事先蒸好的灵谷米饭上。那青纹云草是她闭关试验“灵草寿司”时首度驯化的品种,叶面天然带着嫩绿与青灰相间的纹路,宛若浮动的烟云。她用银质竹筷轻拨,让云草与米饭均匀融合,然后以一块薄如蝉翼的冰灵根片包裹,这冰灵根片取自北域高岭深谷,需用寒气阵法微型封存,方可切成如海苔般的薄片而不碎裂。
案上的八口小炉忽然低吟起阵阵幽光,灵气顺着纹路缓缓注入案桌每一寸缝隙,为现场营造出一个微型的“寒香循环阵”,既能维持寒凉气息,也可随时在寿司表面回炉稳定草食的温度与药性。林若清手指一点,那阵眼便闪出淡蓝光波,让原本煮熟的米粒再次散发出细微的灵米清香。
她的身旁,一只白羽狸灵优雅地坐在木凳上,双眼半掩,似在吟味。林若清轻声笑道:“小狸妖,你可是第一位寿司试尝师。”狸灵眨眨眼,轻轻摇尾,仿佛在回应:“灵谷米饭松软,草香与药性恰到好处,能助魂修凝神静气一刻钟,实属罕见。”
这是一场被称为“药修厨艺大赛”的闭门演示,参与的并非凡尘厨者,而是灵膳研究会与灵网学院的诸位药修前辈——他们习惯用丹炉砭石,却未必擅于用锅铲铁勺。这次,林若清受邀担纲开场,展示她“灵草寿司”的创意。
她抬首,将白羽狸灵招至案边:“接下去,是‘银鳞灵鱼卷’。”只见她手中现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灵晶鱼肉,乃是上次“妖灵幻域COS秀”后由陆辰赠与的一条灵河虹鳞幻影鱼所化幻影残肉,虽己不复活体,但仍透着隐约灵气。将鱼肉切成薄片后,她在每片鱼肉内侧铺一小撮“青藤补肾粉”,那是她与苏牧共同研发的五行调补配方。鱼肉与草饭同卷,灵气与米香交织,入口时先是绵软甘甜,继而透出淡淡的芦荟般清冽。
参会的几位前辈用灵识轻触寿司表面,品评其灵气浓度与五行平衡度。金丹老者陶衍元开口赞道:“此卷既补元气,又护肝补肾,尤适合金丹修士日常调养。”他点出其中药材意图,赞其“将丹性与膳食合一,颇有开拓意义”。
林若清微笑颔首,将做好的寿司一一排列在盘中。她在盘底引了一层极细的“九香聚元诀”阵法符粉,用以将盘中的香气持续环流,不必燃香,即可在数呼吸间让香气再次浓郁。她轻触阵粉,一道细若游丝的光带浮现,将盘中灵草寿司的灵气与心识链接,让每次抬筷与呼吸都成为一次微型共修体验。
接下来是“火凤椒薄片”环节。林若清从袖中取出封存好的火凤椒切片,那火凤椒是极少数在高炉中能存留灵火之力的药椒。她将椒片轻铺于寿司顶端,用微小火候在椒片周围轻灼,让其产生半分辛辣却不辣舌的热感,能在肉食与米饭的基础上,引发心识中的“热念”,帮助食者激发体内真元涌动。
试吃环节,几位中年丹修与金丹后期弟子一一品尝,一位丹修扶着桌沿,略显震颤:“此微热带香,能破体内死水,再进一口,心头欲动——仿佛多年前初听丹语时的悸动。”弹幕法阵节点即时记录下他们的跳动心率与真气流速,曲线在半空投影闪现,现场气氛瞬息攀上新高度。
林若清看准时机,抬唤小狸灵,令其将那只特制的“玉竹清节汁”滴入碟中,此汁适合佐味,入口后能稳固灵气,让食者仅在心动之余不失清明。小狸灵手法娴熟,将汁液滴落精准如仙笔落墨,与火凤椒的热感形成绝妙对比。
此时,全息屏幕切换到灵网学院的首播后台数值:收看人数迅速突破三百万,弹幕互动率高达89.4%,观众评论纷纷道:“药膳界的寿司先行者”“药修也能做出日本御厨级水准”“食色兼修,可与丹精一较高下”……
林若清不急不缓地收尾,她将剩余的三款搭配一并呈上:一款“幽冥莲雾卷”,乃将幽冥莲瓣轧成薄饼,与灵芝梦茵粉混合米饭卷制;一款“蝶舞芙蓉”,乃将芙蓉草花瓣蘸上芙蓉露,再以灵米冲洗抹面;最后是“回魂香叶”,她将回魂香叶浸入药涎中,贴于寿司侧边,如蝴蝶盈舞。
当所有寿司排列完毕,林若清面向诸位前辈施礼:“此为‘灵草寿司·五行组合’,望各位前辈指正。”她声音温和,却让人感受到她对药修日常化的坚决与自信。
评审环节又是一番惊叹——香气组的评委称赞其“食材多样却不失和谐”;质感组的评委为“米粒与药性完美融合”所动;心识组的评委更是将她与苏牧的弹幕共修技术合并评价:“餐食可修心,此举堪与心网共修项目并论。”
最终,“灵草寿司”获得本届大赛的“最具创新灵味奖”,连带“药膳平民化推进者”称号一并收下。林若清谦辞谢幕,捧着满盘玉碟款款退下。小狸灵绕后一步步跟随,长尾轻扫地面,如同为她铺展脚下灵路。
人群散去,灯火渐暗,只有那道“九香聚元诀”环形余香仍在斋中氤氲。林若清倚窗仰望远山,轻声对自己道:“药修若只藏于丹炉,必将被时代淘汰;唯有让灵草与食,以烟火质感触心,药修才能与凡尘共舞,创新亦不失本心。”
夜露滴落,青竹轻弹,灵溪山庄的夏夜在余香中静谧,而“灵草寿司”的一盘余温,己在修真界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