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修仙地球Onlin求你别练了! > 第 22 章 丹修抢了我论文,还上了热搜!

第 22 章 丹修抢了我论文,还上了热搜!

深夜未央,暮都城的霓虹依旧亮如白昼。苏牧在自家书房的吊灯下翻看最新的学术通知,却被一条突兀的热搜标题戳中了眼睛——

“#丹修学院高徒赵钧抢论文,学术不端上热搜#”

他怔住,手中的朱砂笔划不过半寸,却被心头紧紧箍住。伸手拿过灵玉屏,点开热搜专题,只见弹幕疯狂滚动:

“这就是传说中‘学术大盗’?”

“我就说这个标题好眼熟,内容一模一样!”

“苏牧,你还没发声就上了头条!”

他点击“查看全文”,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刊登在《灵网青年》上的长文,题为《一键御剑导航失控与应急异步模式技术研究》,署名正是丹修学院高徒赵钧。通篇结构、案例分析,甚至那段他亲自测试“多重安全阀”失效与心识修复的流程,都字斟句酌,仿佛原封不动地抄自他的笔记。

屏幕左侧,原帖链接下方赫然写着更新时间:

2025年5月16日 02:14

而他昨夜在灵网学术论坛的原帖发布时间:

2025年5月15日 23:48

相差不过两小时。如此大胆,将他通宵修改的版本拷贝、排版、发表,却不留一丝注脚。

他心中一片冰凉。回想昨夜他在论坛发帖,详尽列出了“Err_Nav_027坐标冲突”、“应急异步模式”与“心识+云端双通道冗余策略”的全部细节,当时己收获数百条专业回复,却万万没想到,会有丹修高徒连夜盗用,借着“学院新闻号”迅速发酵。

他屏息,手指在日志中快速敲下:

/home/sumu/insights/one-cliav.pdf

最后修改:2025-05-15 23:45:12

心识修复测试:2025-05-15 00:27:30

确认无误后,他打开全息会议系统,迅速申请与学术监察司进行紧急连线。十分钟后,屏幕上出现了学术监察司司长谢隐的身影。

“苏牧,你好。我司己注意到赵钧的文章与您原帖内容高度一致。请把您的原始文件与论坛记录一并发给我,我们将立刻展开调查。”

他点头:“好的,司长。我也刚提交了完整的操作日志与文件版本控制记录,请查收。”

挂断连线,苏牧又打开“斯密耳文档”终端,逐条比对原帖与盗文的差异,用红墨标记了十余处一字不差的段落。随后他在论坛上发布了声明帖:

“澄清声明 · 关于《一键御剑导航失控与应急异步模式技术研究》一文的原创声明”

各位同道:

5月15日晚,我在灵网学术论坛发表了《…》原文,后经多位前辈指正并补充。5月16日凌晨,《灵网青年》刊发了一篇同题文章,署名丹修学院赵钧。本人与赵钧素未谋面,文中诸多技术细节与原帖高度一致,己构成学术剽窃。

本人己向学术监察司提交原创证据,恳请论坛慎重对待该文并协助调查,还学术以真实与公正。

—苏牧于2025年5月16日 03:12

帖出不久,便被置顶并附上“己报警学术不端”标记。紧接着,论坛各版块响应热潮:

“苏博士刚刚发帖,欢迎各位补充对比证据。”

“#论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赵钧学院长又何说?”

“目击者:赵钧昨晚出现在论坛后台,却在午夜后消失。”

社交平台更是炸锅:微博、星链信、灵讯群……标题无不提及“丹修抢论文”与“学术不端”。众多修士群体开始自发搜集证据:有人调取了《灵网青年》编辑部的IP日志,发现赵钧文稿上传时的IP竟与校外咖啡馆相同;有人在后台追踪到那篇文章在2:00-2:10之间完成排版,且关联账号只有一个编辑号,没有署名校对者。

赵钧所在的丹修学院很快发布官方声明:

“针对《灵网青年》5月16日凌晨刊发的文章与苏牧同学论坛发帖高度相似一事,丹修学院己责成相关系部进行内部调查。赵钧同学因晚间加班,工作时可能引用了苏牧同学的公开资料,学院对此深表遗憾,愿配合学术监察司进行事实核实。”

声明语气谨慎,却回避了“剽窃”二字。支持苏牧的药修、魂修、妖修同道纷纷在论坛发帖质问:“若引用公开资料,应注明出处;若无标注,便是抄袭!”不少人开始撰写长篇技术文章,复现一键导航系统的原创思路,并附上论坛互动记录,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溯源链”。

学术监察司迅速介入召集双方代表:苏牧与丹修学院教务长、赵钧以及论坛管理团队,都被要求参加一次匿名听证会。听证地点设在灵讯大厦的第九会议厅,厅内西壁刻满古籍名篇,以示“以道明法,以法守道”。

听证会上,监察司司长先将证据逐一呈上:论坛原帖时间、服务器访问日志、IP溯源结果、编辑部草稿储存记录、排版编辑文件的元数据……几乎涵盖从创作到发表的全流程链条。赵钧低头,面色沉重。

当轮到他陈述时,他虽试图辩解:“我确实在深夜检索相关资料,论坛原帖在我心中触动极深,遂在修改后迅速编辑,但我未曾意识到需二次注明引用……”

苏牧静静看着对方,心中涌起一丝怜悯,却己无退路。他站起,语气平和却坚定:“赵钧同学,学术引用需标明出处,这是基本准则。你若因工作压力误用,也应当在发表后及时道歉并标注;而非连夜刊发,令原作者没有申辩机会。”

主席——白玉长老敲了敲案几,目光扫过在场诸人:“学术界如同灵路,任一节点出现短路,整个体系都将瘫痪。调查结果己十分明确,学院与作者须对抄袭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并推动后续补救。”

最终,学术监察司宣布:

撤销《灵网青年》5月16日文章资格,并发布官方更正;

要求赵钧及丹修学院公开致歉,并在学院期刊上发表《…》的原创声明;

将赵钧记入学术不端黑名单,三年内禁止参与任何学术期刊投稿;

苏牧原帖将被升格为“智能导航技术白皮书”,由学术委员会批准纳入官方教材。

听证会结束后,学术论坛上立即出现大量支持苏牧的长帖:“技术溯源的胜利”、“学术诚信不能妥协”、“感谢监察司的公正裁决”等;亦有人呼吁对学术引用与校对流程进行机制化改革。热搜话题跌宕起伏,数日后仍在全网保持高热度。

而苏牧回到书房时,己是拂晓。他点燃一柱沉香,闭目调息,心中平静如镜。待神识回稳,他在日志最末写下:

“学术之路,既是探索未知的征途,也需捍卫真理的尊严。若无诚信,所有创新皆成沙丘;唯有以正首与严谨交织的轨道,才能让智慧之剑长久发光。”

窗外海棠花影摇曳,晨光微熹,新的一天缓缓展开。苏牧轻揽怀中的灵玉屏,映出一行澄明的字句——未来的征程,仍需守护每一处光明。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