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双手抱胸,目光似笑非笑地扫过小燕子涨红的脸,鎏金龙纹朝服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朕瞧着你,连'和硕'二字都未必认得全,如何看懂兵书?"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殿内气氛骤然凝固,"治国安邦讲究文韬武略,你倒好,整日只知道爬树掏鸟、翻墙惹祸。"
小燕子猛地跺脚,头上珠翠叮当作响:"皇阿玛!我...我虽然现在不懂,但我可以学!"她转头抓住齐志高的衣袖,"志高肯定能教会我识字!还有紫薇、纪师傅,他们都能教我!"说着说着,胸脯挺得老高,"不就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吗?我小燕子说到做到!"
乾隆抚着胡须沉吟片刻,忽然转身走向龙椅,椅背雕刻的蟠龙在月光下张牙舞爪:"若你能在三个月内通读《孙子兵法》,背熟百首唐诗,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写出一篇像样的策论..."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炬,"朕便破格封你为和硕听雨公主!"
这话如巨石投入深潭,殿内众人皆是一惊。永璂攥紧拳头,眼中满是担忧;齐志高却握紧小燕子的手,低声道:"我陪你。"而皇后轻轻按住鬓边的步摇,若有所思地望向小燕子倔强的背影——这个曾被她视作"野丫头"的格格,此刻竟让她想起年轻时在闺中立志要母仪天下的自己。
第二日破晓,漱芳斋的公鸡还未打鸣,小燕子就被齐志高拽着坐进书房。宣纸、毛笔、砚台在案头堆成小山,紫薇握着戒尺站在一旁,神色比往日严厉三分:"从今日起,卯时晨读,未时习字,酉时学兵法..."她翻开《千字文》,"先把这些字认全了。"
起初几日,小燕子不是把"武"字写成"无",就是对着《出师表》首打瞌睡。齐志高变着法子将兵法故事编成顺口溜,纪晓岚甚至带着快板进了宫,边打板边念:"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小燕子你别犯傻!"就连永璂也常来"监督",实则偷偷往她手里塞蜜饯。
一个月后的雨夜,皇后撑着油纸伞路过听雨轩,忽闻屋内传来朗朗读书声。透过窗纸,她看见小燕子披着棉被,鼻尖几乎要贴到书上,齐志高举着油灯为她照亮,紫薇则在一旁批改课业。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打在青石板上,却掩不住屋内的专注与温情。
随着日子推移,紫禁城渐渐流传起奇闻:听雨格格不再翻墙逃学,反而追着侍卫学骑射;御花园的秋千落了灰,她却整日泡在文渊阁;甚至有宫女撞见她蹲在墙角,用树枝在地上默写《岳阳楼记》。
两个月期满那日,乾隆在御书房召见小燕子。少女身着月白襦裙,发髻上只别着支竹簪,却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要沉静。她将写满批注的《孙子兵法》呈上,声音清亮:"皇阿玛,我虽不能像韩信点兵,但也明白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老皇帝翻开书页,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跃入眼帘,有些字还带着墨团,显然是反复修改的痕迹。当看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小燕子注:就像我以前打架,不能总用同一种招数"时,他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好!好个'打架招数'!"
笑声中,窗外的玉兰树悄然绽放。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燕子,正在蜕变。而等待她的,不仅是三个月后的考验,更是一场足以改变她命运的盛大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