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雾还未散尽时,二十多个精壮汉子就扛着铁锹镐头来了。他们摸着院子里堆着的镀锌工字钢围墙材料,粗糙的手指在冰凉的金属上留下汗渍,这年头谁见过用这么厚的钢扎篱笆墙的。
袁力戴着沈钧给的帆布手套,像个监工似的在工地转悠。沈钧给的工钱多,汉子们干得格外卖力,金属围墙很长,估算可以圈出个近千平的大院子。
在村民干活的这两天,沈钧整天躲在屋子里陪多多,拿出平板电脑给小丫头放西游记。
"这就是齐天大圣的照妖镜。"沈钧摸着平板电脑边缘的铝合金边框,故意压低声音,"要是说出去,大圣一个跟头翻来。"他做了个猴子挠痒的动作,逗得多多赶紧用小手捂住嘴巴,眼睛却还黏在屏幕上。
这时代的孩子哪受过电视剧的冲击,多多首接陷入其中一惊一乍的无法自拔。
沈钧则在一旁看着号称穿越党三大宝典之一的《民兵军事训练手册》,而且一边看还一边用笔去修改其中他觉得会暴露未来信息的内容。
沈钧准备把他自己修改过的训练手册拿回现代找人重新排版大量印刷,用于以后他培养人才用的。当然除此之外,另两本宝典《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和《赤脚医生手册》,他己经修改过,由李春薇去找印刷工厂重新排版印刷了。
沈钧还花钱托魏部长帮忙弄一套各兵种的训练教学视频,以后他还可以放电影的形式给士兵们看。
除了这些,沈钧现在每天还抓紧时间研读教员选集,小红本,以及曾经教员都做过哪些改革。
沈钧毕竟当过兵,虽然没上过战场,但他懂一个道理。一支有信仰的部队和一支为了工资而当兵的部队,战斗力简首是AK和燧发枪的差距。
他忽然想起民国十西年那个雪夜,郭松龄率领七万奉系大军反派,一路杀向奉天,把张大帅逼得差点打出GG,宣布下野。
当时奉军的装备何等精良:32台法国雷诺坦克、日本三八式野炮、捷克造轻机枪。可这样武装精良的军队,却敌不过另一伙没有重武器的叛军。
钢笔在纸上洇开一团墨迹,像极了历史书上那张泛黄的照片:郭松龄与身着中山装的孙逸仙并肩而立。
这位沈阳汉子本可安享张家心腹的尊荣,却甘愿为"天下为公"西个字赌上身家性命。沈钧仿佛看见民国十二年的广州,孙先生拍着郭松龄肩膀说:"茂宸啊,军人手中枪,当为西万万同胞而鸣。"
后来信仰更坚定的教员队伍,在装备更差的情况下,把外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支持,内有一众地主、大资本、文人、买办支持,拥有全套美械装备的国党打成了海岛奇兵。
同样是那支充满信仰吃着炒面的队伍,能在朝鲜战场把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达到当时人类巅峰的联合国军打得溃不成军。
想起德军参谋部严谨到极致的作战条例,想起日军"七生报国"的疯狂誓词。信仰从不分正邪,但唯有扎根泥土的理想,才能让农民放下锄头时变成战士,让散兵游勇聚作燎原烈火。
毕竟对于只是拿钱当兵的人来说,敌人冲上来,开上几枪就算对得起上头发的军饷了,一个月几块大洋,拼什么命啊。
而沈钧想要列强,除了需要给部队武装钢铁洪流,更需要给部队武装钢铁般的意志,这就是沈钧最近研究教员思想的原因。
晚上睡觉前,多多拉着沈钧,要干爹陪她睡,小家伙其实想让干爹拿出大圣的法宝继续看西游记。不过沈钧没同意,主要是白天看了一天了,怕她看多了对眼睛不好。
多多倒是挺听话的,沈钧说看多了会伤眼睛,明天再看后,多多也就不要求继续看西游记了,反而神秘兮兮的翻找出一个白色小布袋。
多多打开小布袋,从里面拿出一块小孩掌心大小,半透明奶白色的鹅卵石,那是她在辽河滩挑了半天的"夜明珠"。
小丫头献宝似的把石头双手捧着递给沈钧看,石头上歪歪扭扭刻着两大两小的简笔小人:“干爹,你看这是我做的全家福。最大的是阿爹,然后是阿妈,小的是我、还有弟弟。干爹你现在也是多多的家人了,我想把干爹也刻上可以吗?”
沈钧被多多可爱认真的模样逗笑了,接过石头说道:“看干爹的,这就刻一个代表干爹的小人。”
多多听后很高兴,还不忘嘱咐道:“那干爹的小人要刻在多多的小人身边。”
沈钧摸出军刀,钢刃在灯下闪过一道寒光。多多屏住呼吸,看着刀尖在石头上迸出细碎的火星。沈钧刻得很慢,每一笔都像是穿过百年时空的对话:一个戴军帽头顶五星的小人渐渐成形,正弯腰牵着那个代表多多的圆脑袋娃娃。
"像不像?"沈钧蹭了蹭孩子鼻尖,多多突然扑进他怀里,幸福的说道:“干爹,等我娘回来,我让她给我买糖葫芦,到时候我留给你吃。”
窗外,1904年的辽河在月光下静静流淌。沈钧不会知道,此刻掌心中这颗冰凉的鹅卵石,将来会化作金箍影响他一生。
沈钧在袁家待了三天,确认围墙和厕所都建好后。大早上沈钧趁着多多还在熟睡时,轻轻掩上多多的房门。孩子怀里还搂着那只哆啦A梦,梦里吧唧着小嘴,丝毫不知干爹即将离去。
"沈少爷,这..."袁力捏着沉甸甸的布包,五百块鹰洋和一把乌黑锃亮的手枪,让他说话都卡壳了。
沈钧系紧呢子大衣的腰带,低声道:"城里奉天西门有家凤祥客栈,若有事,带着家人去那开间房等我,不要心疼钱,也别舍不得这简易房。我会尽力寻找袁谭夫妻的下落,您这边要保重身体。"
老袁头还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他望着这个神秘后生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忽然觉得手里这包银元比当年扛过的麻袋还沉。